新華社武漢1月27日電 題:特寫:山村風雪夜的5公里生命接力 新華社記者李偉 “王玉娥!王玉娥!……” 扶貧干部胡雪鋒跟著擔架一路小跑,焦急地呼喊著昏迷中的貧困戶王玉娥。不時,電話聯絡著沿線的村干部,幫忙到路上接力抬擔架。 這一幕,發生在26日晚間,湖北省丹江口市大溝林區瓦房槽村。 這里是丹江口市最北端,兩省三縣交界處,山高路遠,交通不便。 連日來,當地普降大到暴雪,處于二高山地區的大溝累計降雪量達20厘米以上,進出的交通中斷。 風雪夜的村落,尤為寂靜。 26日19時15分,一個電話打給了瓦房槽村村支書王富山。 “喂!王書記,我是四組組長王同娥,貧困戶王玉娥突發急病,現在不會說話,昏迷不醒,這大雪封山的我們實在沒有辦法啊。” “好的,你關注著她的情況,我來幫忙想辦法。” 偏遠的位置,惡劣的天氣,緊急的病人,怎么辦? 王富山掛掉電話后,喊來其他村干部和林區駐村干部代正華。 林區政府得知消息后決定:聯絡醫護人員做好上門急救準備,組織得力干部入戶幫扶。 隨即,寂靜的林區熱火起來。幾名年輕力壯的林區青年干部自告奮勇爭相參與救援。幾分鐘后,擔架、器械、藥品、雨衣、雨鞋、拐杖、手電筒就均已準備齊全。 一個由醫護人員、政府干部、幫扶干部、村干部等近10人組成的救援突擊隊快速成立,在胡雪鋒的帶領下快速向患者王玉娥家中奔去。 45分鐘的急速行進,救援突擊隊徒步5公里多,到達王玉娥家中。 林區醫院院長楊朝瑞初步診斷患者是腦血管意外,需腦部手術,必須急送市區醫院。 21時許,經過對病人進行前期診療處置后,大家把病人抬上擔架出村。 救援突擊隊每4人一班,每班前進200米一換,火速交錯輪換前行。在行進的過程中,胡雪鋒就近聯絡經驗豐富、車況好的司機,在路況好的地方待命。 22時許,通過5公里多的接力抬行,病人終于送到待命的救援車。 凌晨時分,救援突擊隊返回林區,大家的衣服已被汗水、雪水浸濕。記者27日中午獲悉,患者現已脫離危險,手術后在監護室進行進一步觀察。 “一次接力,一次幫扶,一次考驗。”胡雪鋒說,基層扶貧黨員干部就是要在群眾有需要的時候,沖得上,信得過。 |
相關閱讀:
- [ 01-27]消防升云梯“火場”救人 滅火疏散救援演練昨日舉行
- [ 01-26]福廈兩地直升機參與春運備勤 保障應急救援
- [ 01-26]大愛無疆——臺灣旅游大巴突遇山體滑坡災害事故村民自發救援側記
- [ 01-25]漳平:男子街上突發癲癇,鄰近消防緊急救援
- [ 01-25]意大利米蘭郊區火車脫軌致2死逾百傷 救援進行中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