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空經濟未來如何布局 近日,我國商業航天領域大事頻現,先有“海南一號”衛星立項,后有我國第一家商業模式運營的火箭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獲得社會資本的“青睞”,募集12億元社會投資。當前,航天科技日趨成熟,將其轉移轉化為全社會皆可利用的商業技術,創造更大的經濟社會效益,讓老百姓的生活更為便利,已成為全球趨勢。面對這一潮流,我國如何發揮自身的航天科技優勢,更好地為經濟社會和百姓服務,并在未來的太空經濟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呢? 太空探索受資本“青睞” 2017年12月,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獲得了12億元的社會投資,這被認為體現了“硬科技”創新高準入門檻對資本的吸引力。實際上,受投資“追捧”已經成為近幾年全球航天領域的新潮流。根據高盛集團統計,自2000年來,太空領域的投入活動有3/4來自于最近5年。僅2015年一年,就有超過50家風險投資機構選擇投資太空領域,促使2015年的空間風投金額甚至遠超之前15年之和。這其中,很多投資來自于眾人皆知的著名公司,如谷歌公司和美國富達投資集團投資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軟銀集團投資了從事全球衛星電信網絡業務的美國初創公司一網衛星公司(OneWeb),還有更多的資金來自于較小的公司或私人投資者。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太空創業公司的成立,為行業帶來了更多的風投資金。”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譚凱家分析說,“由于包括火箭發射、衛星制造、遙感、通信、導航等技術已趨于成熟,并開始向大眾應用擴張,使得太空經濟融資變得越來越可行,從而吸引各種不同的投資者類型涉足該領域。” 在全球太空經濟的整體發展格局中,目前美國憑借技術優勢正引領商業航天的發展。據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四研究院副院長、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鏑介紹,在火箭發射領域,美國除了有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開發了可部分重復使用的獵鷹1號和獵鷹9號運載火箭以外,還有火箭實驗室公司(Rocket Lab)發射了首枚電動渦輪驅動的電子號小火箭,維珍銀河公司(Virgin Galactic)研制首枚空射型運載火箭等等。 隨著商業發射的興起,市場更大的衛星服務領域也受到“青睞”。例如,美國一網公司計劃發射650顆低軌衛星組成空間衛星星座,為全球用戶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美國波音公司則宣布了啟動2956顆衛星的星座計劃,為用戶提供網絡和通信服務。 譚凱家認為,隨著行業新參與者和新技術的到來,火箭、衛星的服務和市場日漸開放,這些服務的價格也會迅速下降,這會改變航天科技高技術、高投入的格局,使得涉足該領域的門檻不斷降低。“原本由政府主導的航天產業正逐漸走向大眾消費時代,并最終走向尋常百姓家。這給更多對這一領域感興趣的人提供創新的商業機遇。” |
相關閱讀:
- [ 01-23]中國高度·航天員太空攝影作品
- [ 01-23]英媒:中國太空任務日益密集 遭美排斥仍堅定前行
- [ 01-18]艾普斯龍火箭3次發射成功 日本欲擴大太空商機
- [ 01-09]從太空看“炸彈氣旋”:氣勢磅礴 威力無比(圖)
- [ 01-09]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完成2018年首次火箭發射任務
- [ 12-21]使用壽命更久 以色列用太空新材料置換人體關節
- [ 12-18]日本擬新設太空及網絡上級部隊 記入新防衛大綱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