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1)“蛟龍”從這里出發——國家深?;亍疤矫堋? src=]()
這是國家深?;赝庖痪埃?017年12月19日攝)。
冬日,青島市即墨區鰲山衛的“鰲頭”,靜靜面對廣袤的黃海。前方一道大壩將大海劃開,兩側的草島和柴島兩島環抱,把一片靜謐的小海灣攬入懷中。這里就是國家深海基地,我國大型深海裝備業務化運行支撐基地,也是世界上第五個深海技術支撐基地。我國深??瓶甲詈诵牡妮d體“蛟龍”號,即“安家”于此。隨著 1月上旬“‘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發與應用”項目被授予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這里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攝

這是國家深海基地潛水器試驗水池車間內等比例“蛟龍”模型(2017年12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李紫恒 攝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5)“蛟龍”從這里出發——國家深?;亍疤矫堋? src=]()
這是國家深海基地潛水器試驗水池車間內等比例“蛟龍”模型各部分細節(拼版照片,2017年12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這是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標本館拍攝的珊瑚標本(2017年11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鄧衛華 攝

這是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標本館拍攝的威氏仿石蟹標本(2017年11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鄧衛華攝

這是國家深?;亍白呦蛏詈!闭箯d內陳列的我國各類科研設備模型(拼版照片,2017年12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10)“蛟龍”從這里出發——國家深?;亍疤矫堋? src=]()
這是在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標本館拍攝的鈷結核標本(2017年11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鄧衛華攝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8)“蛟龍”從這里出發——國家深?;亍疤矫堋? src=]()
這是在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標本館拍攝的海蛇尾標本(2017年11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鄧衛華攝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2)“蛟龍”從這里出發——國家深?;亍疤矫堋? src=]()
這是在國家深海基地“走向深?!闭箯d翻拍的深海探測示意圖(2017年12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李紫恒 攝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11)“蛟龍”從這里出發——國家深?;亍疤矫堋? src=]()
這是在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標本館拍攝的硫化物標本(2017年11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鄧衛華攝
![(新華全媒頭條·圖文互動)(3)“蛟龍”從這里出發——國家深?;亍疤矫堋? src=]()
首席潛航員付文韜在國家深?;貪撍髟囼炈剀囬g介紹“蛟龍”號(2017年12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紫恒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