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全明(右)、陳繼軍(中)和莊飛凱在前往輸電線路冰情觀測點(1月27日攝)。 1月23日,湖南省常德市迎來雨雪冰凍天氣,國家電網常德供電公司巡線工人李全明、陳繼軍、莊飛凱3人開始在海拔300米的古大同林場觀測哨工作。觀測哨是一個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他們以此為中心,觀測周邊的風向、風速、風級、溫度、濕度以及數條輸電線路覆冰情況,這些輸電線路涉及津市、澧縣、安鄉等縣市居民主干供電線路。因僅在極端天氣下應急使用,觀測哨未通水、電。李全明說:“晚上我們3個人輪流休息,困了就倒在床上瞇一下,睡久了就會被凍醒。” 在常人看來艱苦的工作,在3名工人眼里已是平常。李全明說:“為了千家萬戶的光明,我們必須在這里。” 新華社發(薛宇舸 攝)

陳繼軍(左)、李全明(中)和莊飛凱在觀測輸電線路的覆冰情況(1月27日攝)。 1月23日,湖南省常德市迎來雨雪冰凍天氣,國家電網常德供電公司巡線工人李全明、陳繼軍、莊飛凱3人開始在海拔300米的古大同林場觀測哨工作。觀測哨是一個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他們以此為中心,觀測周邊的風向、風速、風級、溫度、濕度以及數條輸電線路覆冰情況,這些輸電線路涉及津市、澧縣、安鄉等縣市居民主干供電線路。因僅在極端天氣下應急使用,觀測哨未通水、電。李全明說:“晚上我們3個人輪流休息,困了就倒在床上瞇一下,睡久了就會被凍醒。” 在常人看來艱苦的工作,在3名工人眼里已是平常。李全明說:“為了千家萬戶的光明,我們必須在這里。” 新華社發(薛宇舸 攝)

陳繼軍(左)和莊飛凱在測量觀測點的風向、風級、風速,并記錄(1月27日攝)。 1月23日,湖南省常德市迎來雨雪冰凍天氣,國家電網常德供電公司巡線工人李全明、陳繼軍、莊飛凱3人開始在海拔300米的古大同林場觀測哨工作。觀測哨是一個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他們以此為中心,觀測周邊的風向、風速、風級、溫度、濕度以及數條輸電線路覆冰情況,這些輸電線路涉及津市、澧縣、安鄉等縣市居民主干供電線路。因僅在極端天氣下應急使用,觀測哨未通水、電。李全明說:“晚上我們3個人輪流休息,困了就倒在床上瞇一下,睡久了就會被凍醒。” 在常人看來艱苦的工作,在3名工人眼里已是平常。李全明說:“為了千家萬戶的光明,我們必須在這里。” 新華社發(薛宇舸 攝)

李全明用游標卡尺測量模擬電線上的覆冰厚度(1月27日攝)。 1月23日,湖南省常德市迎來雨雪冰凍天氣,國家電網常德供電公司巡線工人李全明、陳繼軍、莊飛凱3人開始在海拔300米的古大同林場觀測哨工作。觀測哨是一個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他們以此為中心,觀測周邊的風向、風速、風級、溫度、濕度以及數條輸電線路覆冰情況,這些輸電線路涉及津市、澧縣、安鄉等縣市居民主干供電線路。因僅在極端天氣下應急使用,觀測哨未通水、電。李全明說:“晚上我們3個人輪流休息,困了就倒在床上瞇一下,睡久了就會被凍醒。” 在常人看來艱苦的工作,在3名工人眼里已是平常。李全明說:“為了千家萬戶的光明,我們必須在這里。” 新華社發(薛宇舸 攝)

李全明在用望遠鏡觀測輸電線路上的冰情(1月27日攝)。 1月23日,湖南省常德市迎來雨雪冰凍天氣,國家電網常德供電公司巡線工人李全明、陳繼軍、莊飛凱3人開始在海拔300米的古大同林場觀測哨工作。觀測哨是一個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他們以此為中心,觀測周邊的風向、風速、風級、溫度、濕度以及數條輸電線路覆冰情況,這些輸電線路涉及津市、澧縣、安鄉等縣市居民主干供電線路。因僅在極端天氣下應急使用,觀測哨未通水、電。李全明說:“晚上我們3個人輪流休息,困了就倒在床上瞇一下,睡久了就會被凍醒。” 在常人看來艱苦的工作,在3名工人眼里已是平常。李全明說:“為了千家萬戶的光明,我們必須在這里。” 新華社發(薛宇舸 攝)

3名工人前往輸電線路冰情觀測點(1月27日攝)。 1月23日,湖南省常德市迎來雨雪冰凍天氣,國家電網常德供電公司巡線工人李全明、陳繼軍、莊飛凱3人開始在海拔300米的古大同林場觀測哨工作。觀測哨是一個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他們以此為中心,觀測周邊的風向、風速、風級、溫度、濕度以及數條輸電線路覆冰情況,這些輸電線路涉及津市、澧縣、安鄉等縣市居民主干供電線路。因僅在極端天氣下應急使用,觀測哨未通水、電。李全明說:“晚上我們3個人輪流休息,困了就倒在床上瞇一下,睡久了就會被凍醒。” 在常人看來艱苦的工作,在3名工人眼里已是平常。李全明說:“為了千家萬戶的光明,我們必須在這里。” 新華社發(薛宇舸 攝)

陳繼軍在測量觀測點的風向、風級、風速(1月27日攝)。 1月23日,湖南省常德市迎來雨雪冰凍天氣,國家電網常德供電公司巡線工人李全明、陳繼軍、莊飛凱3人開始在海拔300米的古大同林場觀測哨工作。觀測哨是一個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他們以此為中心,觀測周邊的風向、風速、風級、溫度、濕度以及數條輸電線路覆冰情況,這些輸電線路涉及津市、澧縣、安鄉等縣市居民主干供電線路。因僅在極端天氣下應急使用,觀測哨未通水、電。李全明說:“晚上我們3個人輪流休息,困了就倒在床上瞇一下,睡久了就會被凍醒。” 在常人看來艱苦的工作,在3名工人眼里已是平常。李全明說:“為了千家萬戶的光明,我們必須在這里。” 新華社發(薛宇舸 攝)

李全明在兩次觀測之間的空閑時間劈柴(1月27日攝)。山上交通不便,環保炭用完后,工人們只能自己劈柴以供取暖。 1月23日,湖南省常德市迎來雨雪冰凍天氣,國家電網常德供電公司巡線工人李全明、陳繼軍、莊飛凱3人開始在海拔300米的古大同林場觀測哨工作。觀測哨是一個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他們以此為中心,觀測周邊的風向、風速、風級、溫度、濕度以及數條輸電線路覆冰情況,這些輸電線路涉及津市、澧縣、安鄉等縣市居民主干供電線路。因僅在極端天氣下應急使用,觀測哨未通水、電。李全明說:“晚上我們3個人輪流休息,困了就倒在床上瞇一下,睡久了就會被凍醒。” 在常人看來艱苦的工作,在3名工人眼里已是平常。李全明說:“為了千家萬戶的光明,我們必須在這里。” 新華社發(薛宇舸 攝)

在觀測哨,陳繼軍在炭火旁烤饅頭(1月27日攝)。山上條件艱苦,3名工人的晚餐就是白天帶上山來的饅頭。 1月23日,湖南省常德市迎來雨雪冰凍天氣,國家電網常德供電公司巡線工人李全明、陳繼軍、莊飛凱3人開始在海拔300米的古大同林場觀測哨工作。觀測哨是一個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他們以此為中心,觀測周邊的風向、風速、風級、溫度、濕度以及數條輸電線路覆冰情況,這些輸電線路涉及津市、澧縣、安鄉等縣市居民主干供電線路。因僅在極端天氣下應急使用,觀測哨未通水、電。李全明說:“晚上我們3個人輪流休息,困了就倒在床上瞇一下,睡久了就會被凍醒。” 在常人看來艱苦的工作,在3名工人眼里已是平常。李全明說:“為了千家萬戶的光明,我們必須在這里。” 新華社發(薛宇舸 攝)

陳繼軍(左)、李全明(中)、莊飛凱在出發前穿上“冰爪”,防止腳下打滑(1月27日攝)。 1月23日,湖南省常德市迎來雨雪冰凍天氣,國家電網常德供電公司巡線工人李全明、陳繼軍、莊飛凱3人開始在海拔300米的古大同林場觀測哨工作。觀測哨是一個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他們以此為中心,觀測周邊的風向、風速、風級、溫度、濕度以及數條輸電線路覆冰情況,這些輸電線路涉及津市、澧縣、安鄉等縣市居民主干供電線路。因僅在極端天氣下應急使用,觀測哨未通水、電。李全明說:“晚上我們3個人輪流休息,困了就倒在床上瞇一下,睡久了就會被凍醒。” 在常人看來艱苦的工作,在3名工人眼里已是平常。李全明說:“為了千家萬戶的光明,我們必須在這里。” 新華社發(薛宇舸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