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城市引領城市群崛起 “城市是經濟的增長極,隨著人口和產業的集聚,城市的經濟總量也在不停增長。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后,雖然增幅減緩,但還在增長,過去百億GDP城市都不多,現在省會城市基本上都是千億GDP城市,下一步大城市發展趨勢就是進入萬億GDP城市行列并帶動和輻射周邊城市。”陳耀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在14個“萬億城市俱樂部”成員中,從城市群分布來看,長三角有5個,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和長江中游各有兩個。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認為,這證明了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幾大城市群是中國經濟的核心地帶。城市群內部協同效應逐漸增強,大城市群的發展趨勢不可阻擋。 據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張學良統計,2012年,中國23個主要城市群占全國30.21%的國土面積,聚集了全國65.69%的人口,創造了90.49%的地區生產總值,而前十大城市群更是以14.72%的國土面積,集聚了46.86%的人口,創造了全國71.67%的地區生產總值。 陳耀表示,一般來說,GDP超萬億的城市都是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核心城市是城市群發展的領頭羊,決定了城市群發展的規模和方向,城市群發展要處理好核心城市和周邊城市的關系。一方面是增長引擎,集聚要素資源形成巨大的集聚效益;另一方面要形成對周邊的帶動輻射,使得城市群整體內部的發展差異逐漸縮小,形成一體化的格局。 但目前來看,這些萬億GDP城市的輻射作用還沒有完全體現,中西部多“一城獨大”的現象。例如,湖北2017年GDP總值為3.65萬億元,武漢為1.34萬億元,占比36.7%;四川2017年GDP總值為3.6萬億元,成都為1.3萬億元,占比36.1%。而在東部地區,占比則較低,例如青島2017年GDP預計實現1.1萬億,只占到山東省總量的15%。 另外從區域分布來看,14個萬億城市中,東部地區有10個;中部地區有2個;西部地區有2個;東北地區目前尚未有城市GDP達到萬億。 “從這個分布和發展趨勢上來看,符合中國經濟發展梯度的規律,東部發展得快,大城市的引領帶動作用明顯;中西部屬于欠發達地區,過萬億的城市少一些,資源吸附較強。當然,隨著經濟的發展,中西部GDP過萬億的城市還會增加。”陳耀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們的聚焦點,是關注發展的質量,不是一味地去注重總量、規模。最近GDP萬億的天津濱海新區擠出三分之一的水分,反映出我們現在確實到了需要改變發展方式的時候。”陳耀說,不能覺得萬億俱樂部就是目標,有的城市可能規模不大,但發展的質量高、生態環境好、居民收入水平高,同樣值得關注和倡導。 |
相關閱讀:
- [ 01-28]31省區市2017年GDP出爐 高質量發展將成未來主線
- [ 01-25]十余省份召開地方兩會 多地下調2018年GDP目標
- [ 01-23]海外輿論持續關注2017年中國經濟數據 中國高質量增長給世界經濟帶來信心
- [ 01-21]【經濟實說·大家談】GDP總量突破80萬億元釋放多重信號
- [ 01-21]多地自曝GDP“注水”:刺破泡沫更要放下包袱
- [ 01-20]遼寧內蒙古等多地自曝GDP“注水”:弄虛作假歪招多
- [ 01-19]一張圖,見證改革開放!我們處在最好的時代…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