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默認勾選”貓膩套路深 你用新聞APP看著新聞,突然一條廣告闖入視野,里面推薦的內容正是你之前在某購物APP上搜索過的商品;你用理財APP做投資,從那以后,各種推薦股票、基金的電話便絡繹不絕,一些來電甚至能準確叫出你姓甚名誰…… 這樣讓我們不由心驚的場景在身邊不斷上演,但也許你不知道的是,正是你自己“授權”給了這些APP,“允許”它們在你的手機里如此攫取個人信息,以如此方式攫金。 究竟是誰偷偷拿走了我的授權?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只有在白底黑字的協議上“簽字畫押”,才意味著自己將對協議中闡明可能發生的后果負責。而在手機互聯時代,使用APP前在用戶協議上“打個勾”,就意味著你已同意讓渡自己的部分權利。 廈門的劉先生在手機里安裝了幾款APP。“前不久在某購物網站買了一副耳機,結果今日頭條APP連著好幾天給我推送同款耳機的廣告。”劉先生說,“除了推送購物信息,我之前點過外賣的小吃店、買過團購券的西餐廳,甚至是搜索過的去哪個目的地的飛機票的廣告都會冷不丁出現在閱讀界面,確實很驚悚。” 為確認此事,記者又重新下載安裝了這款新聞APP,這回終于看清了在登錄界面的中間有一欄小字提示:“我已閱讀并同意‘用戶協議和隱私條款’”,前面的方框內已被默認打勾。點開該協議內容,在11.2.1日志信息中介紹了該APP對用戶cookies(用戶上網痕跡,包含瀏覽歷史、賬號、密碼等敏感內容)的使用說明,其中明確表示:“該公司可能會利用cookie和同類技術收取您的信息用于了解您的偏好……為用戶和合作伙伴提供更好的服務。” 記者在測試中發現,即使不進行登錄而使用該APP,在其他APP上的搜索和購買記錄也會被今日頭條讀取,相關廣告則會出現在閱讀界面中。 據了解,“默認授權”并非孤案。據南都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發布的《關于收集個人信息“明示同意”的測評報告與建議》顯示,在實測了100款常用APP后發現,僅有11%的APP做到了合乎法規及規范的“明示同意”。 |
相關閱讀:
- [ 01-27]“默認勾選”套路深!APP的地盤究竟誰做主?
- [ 01-23]默認勾選、連環勾選、偷梁換柱——app中,究竟是誰在替我們做主?
- [ 01-18]你的個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 APP正窺伺你的隱私
- [ 01-17]安卓APP頻現“釣魚鏈接” 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安全如何保障?
- [ 01-15]幾秒鐘被劃走上千元 購票APP免密支付風險有多大?
- [ 01-11]上海網信辦約談萬豪 責令其中文網站、APP關閉一周
- [ 01-09]交友APP網絡詐騙:一注冊就有“美女” 騙網友送禮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