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排隊IPO的銀行券商險企數量創新高,金融機構為何熱衷IPO? 文章導讀:截至2018年1月19日,證監會受理的480家IPO首發企業中有17家銀行、8家券商,創下了近年來排隊數量新高。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謝瑋 | 北京報道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5期) 2017年,新股發行的常態化緩解了IPO“堰塞湖”問題。不過,在IPO審核加速的背后,不少金融機構排隊的身影出現在IPO的排隊陣列中。 截至2018年1月19日,證監會受理的480家IPO首發企業中有17家銀行、8家券商,創下了近年來排隊數量新高。此外,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和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兩大“巨無霸”也現身排隊序列。 有不少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銀行、券商、信托等金融機構蜂擁IPO的背后,是對資本金的迫切需求。在嚴監管的背景下,金融機構急需補充凈資本以符合流動性監管指標要求,從而擴大業務規模、增加收入。有哪些金融機構在排隊“等上市”?他們又為什么紛紛要奔向A股? 銀行、券商和險企排隊IPO 資金需求旺盛的金融業,2018年上市熱情持續高漲。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統計,目前在A股排隊IPO的銀行數量已達17家。其中,包括徽商銀行、廈門銀行、重慶農商行、西安銀行等在內的10家中小銀行擬在上交所上市;鄭州銀行、蘇州銀行等7家擬登陸深交所。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重慶農村商業銀行(03618.HK)、徽商銀行(3698.HK)、浙商銀行(2016.HK)等6家銀行屬于從H股轉回A股。 從資產規模看,截至2017年上半年末,17家擬上市銀行中,有11家資產規模超過2000億元。 同時,一些中小銀行選擇登陸港股市場。1月18日,甘肅銀行在港交所成功掛牌,股票代碼2139,開盤報2.83港元/股,成為西北銀行第一股。 除了銀行排隊數量越來越多之外,券商也在等待闖關IPO。統計顯示,目前待審的券商有9家,包括中信建投證券、天風證券、中泰證券等。1月12日晚間,證監會核準了華西證券等3家公司的IPO首發申請,如今A股上市券商已達30家。 除了多家銀行和證券公司在排隊候場外,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和中國華融資產管理這兩家金融業的“航空母艦”,也現身IPO排隊陣列中。根據已經公布的方案,中國人保的融資規模有望達到140億元,中國華融IPO募資近200億元。最新審核情況顯示,兩家企業均處于“已反饋”階段,且皆擬登陸上交所主板。 |
相關閱讀:
- [ 01-29]“退群”后又考慮重返TPP,特朗普受了什么“刺激”
- [ 01-26]目光共同投向“冬日里的陽光”
- [ 01-25]八部門發文:金融服務海洋經濟發展
- [ 01-25]劉鶴談中國金融風險:爭取三年左右有效控制宏觀杠桿率
- [ 01-24]福建發展擎起金融新支柱
- [ 01-23]審批監管金融信貸被“點名” 中紀委為何緊盯這些領域?
- [ 01-22]中國邁進 “輕現金社會” 需破解金融信息安全難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