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創新形成新動能 各地高質量發展各有側重 高質量發展成為各省積極謀劃的新布局,但因不同地區的發展階段和資源稟賦差異,如何因地制宜的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各地在強調高質量增長時也各有側重,各不相同。 對于北京和上海來說,政府工作報告都聚焦科技創新帶來的新動力。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科技創新是北京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為此,北京發布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等10個高精尖產業的發展指導意見,以及財政、土地、人才等一攬子支持政策。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8年上海全市研發經費支出占GDP的比例保持在3.8%左右。今后五年,上海要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 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湖北未來五年發展的關鍵詞是“中部崛起”,從2020年到2035年,湖北要形成與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相適應的經濟實力和戰略功能,在轉變發展方式上走在全國前列,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山東將今年經濟預期增速設定為7%以上,強調要高質量發展,不為增長速度高低困擾。要深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進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在“破”“立”“降”上下功夫。 西部多省在去年的經濟增速上表現搶眼,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紛紛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陜西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必須積極適應高質量發展新特征,著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甘肅也表示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在加快發展中補齊短板,在提升質量中擴大總量。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表示,重慶要提高供給側的發展質量,注意力就必須轉向以全要素貢獻為主的方向,要靠科技進步、要靠新的產業形態。也要創造好的環境,由傳統要素轉到新的要素。 |
相關閱讀:
- [ 01-31]人大代表周遠韜:發展特色小鎮恰逢其時
- [ 01-30]福州不斷優化投資發展軟環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
- [ 01-29]達沃斯與會嘉賓積極評價中國經濟政策:既有利于中國也惠及全球
- [ 01-29]高質量發展,中國迎難而上的主動選擇
- [ 01-28]構建兒童早期發展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 [ 01-28]福建省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動真格才能促實效
- [ 01-28]加快福建省中藥產業發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