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不斷有中國科技企業進入美國市場遭阻的消息傳出。在大部分科技領域還領先于中國的情況下,美利堅昔日冷艷正化作今朝的焦灼不安,在它看來,中國開始正面挑戰美國霸權的根源——科技優勢。 借助于以科技為核心的一系列組合優勢,美國在二戰后挫敗多個競爭對手。在冷戰中,美國的科技優勢使得蘇聯除軍工以外的出口以初級產品為主;當日本在汽車和電子行業咄咄逼人時,美國以計算機軟件行業反擊回去;當歐盟抱團發行歐元,美國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領域崛起,偌大一個歐洲,竟沒有一家像樣的互聯網公司,而蘋果更是讓歐洲的傳統手機巨頭黯然收場。 為何美國能長盛不衰?首先,美國的人口和市場規模遠大于其他西方國家,可以同時在科技行業的各個分支發力,而其他西方國家只能專注于某個或幾個分支。其次,美國有著蘇聯所不具備的技術成果轉換制度,這種基于市場的自我造血效應使美國能夠對競爭對手實施“降維打擊”。 基于過往勝利,美國對其科技優勢有著強烈自信,認為其科技霸權不可能被挑戰,能夠實現持續的科技突破,創造一個又一個新興行業,并獲取最豐厚的技術壟斷暴利。而其他國家只能仰美國鼻息。所以,美國并不吝于把部分行業轉移出去,并對其他國家開放市場,對研發人員流動也持開放態度。 但如今的中國有著自己的獨特優勢。一方面,中企在本國市場就能成長到一個足夠大的規模,有足夠多的積累助其涉足海外。另一方面,中國采用的也是市場經濟,勝利者經歷了市場的洗禮,并不畏懼美國同行。 偏偏在這個時候,美國在前沿科技探索上陷入困境。過去美國面臨他國緊逼時,不屑于比拼人力成本,是通過開辟一個新行業來反擊競爭對手。但21世紀以來,尤其是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突然發現,重大的原創性技術突破似乎遇到了問題。新能源裹足不前,新材料還在畫餅,航天航空已經面臨物理定律的天花板,AI和物聯網宣傳大于行動,被寄予厚望的生物領域,數十年的海量基礎研究投資(遠超阿波羅登月工程)沒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美國第一次有種如芒在背的焦慮感,因為美國承受不了失敗。 在上世紀80年代初,筆者有過困惑,為什么美國超市普通營業員的收入如此高?但后來明白了,這種不可貿易的工作分享了美國的科技優勢。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通過其可貿易產品上的技術競爭優勢,把部分國內矛盾轉嫁到發展中國家,確保了西方意識形態上的“盛世”神話。如果喪失了科技上的優勢,只能依靠初級產品來維持出口競爭力,其內部矛盾可能會急劇上升。 由此,就能理解美國對科技優勢的高度敏感性。事關國運,美國的精英階層會將科技問題政治化,采用一系列手段維持科技競爭優勢,包括但不限于市場準入,技術轉移封鎖和限制人才流動。 面對美國競爭態度的轉變,中國必須認識到,在技術天花板日益明顯的情況下,中國應立足本國,梳理好制度設計,準備持久戰。就科技競爭而言,這需要政府把自主創新真正從口號變成行動,從稅制,法律和輿論等角度做出改變。從思想層面認識到嚴苛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是創新的孵化器,以靈活的企業IPO制度保證初創企業成長。此外,美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政策也值得借鑒。(方承志,南京郵電大學電子與光學工程學院副教授) |
相關閱讀:
- [ 01-31]美國航天局:國際空間站俄宇航員2月2日將出艙
- [ 01-31]美國入境限令解除了 額外的背景審查嚴了
- [ 01-31]占了美國的便宜?歐盟批評特朗普零和思維
- [ 01-30]美國解除對11個“高風險”國家難民入境禁令
- [ 01-30]“美國優先”換上“公平”新衣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