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教變身成“售課者” 健身很熱,但健身行業的問題也不少。記者采訪發現,健身房的盈利主要來自于會員卡和私教課。作為“賣課主力”,私教的業績直接決定著他們的收入,不少私教因此變身成“售課者”。 “我剛到健身房,里面的教練就幫我測試了一下身體的各種情況,說我骨骼肌太少了,要想鍛煉出效果的話就只能買私教課。”北京白領王女士告訴記者,在該教練的不斷勸說下,她花了數千元購買了私教課。 “當初忽悠我辦了3年的卡,沒去幾個月,不是不能洗澡就是器械壞了,公共的操課房經常被私教們占上,不讓普通會員進去,提意見還跟我們吵架。”北京市民張女士對記者說,“不買私教課,感覺自己成了健身房里不受歡迎的人。”而當張女士提出退卡時,店家又百般推脫,這讓張女士頗為無奈。 一方面是私教變身成“售課者”,不斷讓消費者多花錢,但另一方面卻是一些消費者花了錢,卻沒時間去鍛煉。 “由于花的錢不是很多,所以不去也不覺得心疼。”這成了國內健身者的共識。“很多客戶感覺自己辦了健身卡,就跟上了潮流,或者說有了所謂的健康保障。他們覺得去不去是時間問題,時間一久,就等于為健身房做了經濟支援。”一位業內人士稱,健身房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大部分被“運動就是進健身房揮汗如雨”觀念所裹挾的消費者,由于沒有明確的動力和健康理念指導,這些人往往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年到頭也去不了幾次健身房。 除此之外,私人教練的從業門檻相當低。在有些培訓機構,只要交錢就能拿到私教資格證書。據媒體報道,一些培訓機構的“速成班”,往往5到7天的培訓就能“產出”拿到相關資格證書的私人教練;更有甚者,還打出了“包過”的招攬廣告。 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健身教練職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在健身房中從事健身教練的人群中,只有42%是來自體育專業畢業生,大部分的人只是經過1到3個月的培訓取得相關職業證書。 提高健身意識或倒逼行業規范 “走進健身房就是在消費,所以消費者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消費方式。其次,在消費過程中一旦出現糾紛,消費者也可以妥善維權。”對于健身房及整個行業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北京漢鼎聯合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巖這樣說。 由于近年來健身行業的快速發展,經營者片面追求商業利益的行為屢見不鮮。健身房跑路、健身教練素質不高且更換頻繁、會員在負重時因操作不慎而危及人身安全,這些問題,其實都能依靠消費者在辦理會員卡時簽署合同而解決。 “想要避免被不正規的健身房或健身教練忽悠,首先就要具備問題意識,防患于未然,提前約定好條款,必要時就可以出示證據走法律程序。而如果大部分消費者養成良好消費習慣后用腳投票,整個行業就會自動向正規化的方向邁進了。”王巖對記者說,由于健身房的會員費或私教課費動輒上萬元,因此更要具備合理的消費觀。消費者要根據需求理性消費,不要被商家的口頭約定所迷惑。 “健身是好事,但要根據自己的業余時間、通勤距離、興趣愛好及身體素質來制訂適合的健身計劃,而不要被一時流行的消費觀所綁架。”王巖建議說。 |
相關閱讀:
- [ 01-26]廈門市老年人體育健身(翔安新店)示范點揭牌
- [ 01-23]廈門健身器材產業,如何實現“強身健體”?
- [ 01-19]七部門:大力發展青少年足球運動 推動冰雪運動普及
- [ 01-15]濟南市直機關登山強體健身活動蓬勃開展
- [ 12-24]劉延東出席國務院全民健身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并講話
- [ 12-20]2017年福建投入7950萬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
- [ 12-20]在全民健身的熱潮下 晨練已成為鷺島一道靚麗的人文景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