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31日電(陳俊松)1月31日,首屆中國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風險管控”、“警惕炒作投機”成與會專家和業內人士口中的高頻詞。 近年來,科技大潮席卷金融業,中國互聯網金融蓬勃興起,無論是數量還是規模,都已穩居世界第一。但因政策和監管相對滯后、風控體系不健全、同業不規范競爭等,互聯網金融行業增長野蠻,亂象頻生。 2017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三大攻堅戰,其中將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放在首位,而打好此場攻堅戰,重點就是防范金融風險。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風險更具傳導性,必須高度重視。 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特邀副會長夏趕秋表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特點就是業態的創新多樣性、模式的更新多變性、信息的廣泛多維性,這都對行業監管和自律提出了挑戰。中國中小商業企業系會風險管理工委會長李同政稱,高虛擬性、強時效性、高流動性、專業性缺失等因素導致互聯網金融監管困難。 2016年以來,互聯網金融行業開啟了全面監管時代,多項政策陸續出臺,校園貸、金交所、現金貸等業務相繼受到整頓。不過一些也互聯網金融產品“改頭換面”后又重新興起。 部分互聯網金融產品披上新概念、新科技外衣,走的卻是炒作的老“套路”。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王國剛認為,應當理性對待金融科技,要認真研究、弱化炒作、防止泡沫。“數字貨幣是交易對象還是交易媒介?你能拿人民幣買,它就是交易對象,壓根不是貨幣。現在隨便一個產品都叫什么幣。”他認為,盲目炒作、盲目制造泡沫,是互聯網金融的最大威脅。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副秘書長李博也表示,目前利用區塊鏈或數字貨幣進行炒作或投機的現象非常嚴重。“一些互聯網金融產品喜歡‘講故事’,用故事來炒作。” 從嚴監管、引導行業自律是化解互聯網金融風險的重要保證。 著名經濟學家賀鏗在論壇上表示,要高度重視防范金融風險,金融風險有多個方面,其中就包括互聯網金融沒有合規管理。當前,要正確、有規引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向,警惕新的脫實向虛傾向。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楊一心認為,風險管控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中之重。加強互聯網金融風險管控,需要以技術創新為突破口,以法制與監管為增長引擎,以行業的誠信與自律為發展內驅力。 李同政認為,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同時,風險不可避免,應針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特點、行業趨勢、行業發展、政策法規、風險特點建立切實可行、自覺調整、自我發展的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體系和機制。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