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基社盟(聯盟黨)與社民黨聯合組閣談判30日就難民家屬隨遷政策達成一致,化解了阻礙雙方達成聯合組閣協議的一項主要立場分歧。 德新社31日以談判工作組人士為消息來源報道,聯盟黨與社民黨商議一致:7月31日之前暫停批準難民申請家屬來德團聚,在此之后批準隨遷的難民家屬人數上限將控制在每月1000人,某些“極端困難”情況可作例外特批。 聯盟黨與社民黨本月12日結束試探性組閣談判,中左翼的社民黨曾希望推動所有來德難民均有資格申請家屬隨遷的政策,而中右翼的聯盟黨傾向取消或限制家屬隨遷,社民黨做出較大讓步,各方當時就設定難民家屬隨遷人數每月上限達成初步一致,但26日進入正式談判后,這一議題重新成為商議焦點。 出身基民盟的德國內政部長托馬斯·德邁齊埃把家屬隨遷協議稱為“聰明、平衡的妥協成果”,社民黨內部則有不同看法。 社民黨議會黨團領袖安德烈婭·納勒斯說,隨遷家屬每月千人的“例外”規定是聯盟黨一方做出的讓步。資深社民黨議員、前交通部長亞歷山大·多布林特認為,根據新達成的協議,未獲完全“難民地位”、僅享有“替代保護”權利的申請避難者被“完全取消”家屬隨遷資格。2017年,“替代保護”狀態下的難民申請家屬隨遷獲批者僅數十人。依照現行規定,抵德難民在取得正式“難民地位”前可申請獲得“替代保護”權利,意味著他們不會被遣返回國,但兩年內不能申請家屬來德團聚。 去年9月聯邦議會選舉結束至今4個月,聯盟黨和社民黨雖保住第一和第二大黨地位,實際所占席位減少不少。聯盟黨與自民黨和綠黨的組閣談判失敗后,聯盟黨與社民黨再次聯合執政成為避免重新選舉或“少數派”政府的唯一選擇。 難民及難民家屬隨遷政策是組閣談判各方分歧較大的焦點議題之一。主張推進社會公平的社民黨還希望改革德國醫保體系、引進“全民醫保”,但未能在試探性談判成果中反映這一訴求,希望在正式談判中說服聯盟黨一定程度上作出讓步。(沈敏)【新華社微特稿】 |
相關閱讀:
- [ 01-31]奧匈兩國總理表示加強合作限制難民入境
- [ 01-30]美國解除對11個“高風險”國家難民入境禁令
- [ 01-30]德國共組聯合政府分歧仍多 難民問題被指敏感
- [ 01-17]巴勒斯坦總統譴責特朗普“無恥” 美將暫扣援助巴難民機構資金
- [ 01-17]美國凍結6500萬美元對巴勒斯坦難民援助資金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