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王福春手中的相機要捕捉的就是這些旅途百態。過去的40年間,他跑遍全國鐵路線,在火車上用光影記錄下改革開放這趟時代列車上發生的點滴變化。
1995年,武漢—南寧 40年的攝影看遍人生百態 40年的紀實攝影,還讓王福春看遍人生百態。 火車上有人剛剛出生,搭上這趟生命的列車,有人突發疾病,險些中斷人生路。有的乘人之危、偷雞摸狗,也有的見義勇為、樂善好施。有進城看病的,也有外出打工的......“什么樣的人都有”。 他感受較深的,是1995年武漢開往南寧那趟列車上拍的照片。 七月盛夏,列車超員,他走到車門處,看到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光著上身滿身汗泥,倚在車門站著睡著了。她仰著頭張著嘴,看起來很累,又無處安身。當時王福春望著小女孩足足有五六分鐘仍按不下快門,“我不能給她幫助,心里十分難過和自責。”快門釋放的一瞬間,從小父母雙亡的他想起自己艱辛的童年,越發感到難受。 “攝影要有感情和良知,如果自己不被感動,那作品也不會感動別人。”這種同理心貫穿在王福春的作品中,他在介紹每一張照片背后的故事時,無論年代有多久遠,他都能清晰講出被拍攝者當時的處境,并詮釋出照片中寄托的寓意,讓人覺得照片的承載的東西更重了。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