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姨“旋風訪華”搬空英國簽90億英鎊大單 重點就在這些領域
2018-02-03 13:58:54? ?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黃麗紅 林雯晶 |
分享到:
|
央視網消息:“姍姍來遲”的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已抵達中國三天,這是她就任首相以來的首次訪華之旅,此次“旋風訪華”引發全球媒體關注。 “Antie May”,中文“梅姨”,是友好的中國人民給這位英國女首相起的昵稱。“非常榮幸!”家庭成員般的稱呼,顯然讓梅姨感受到了何為賓至如歸。但相信,回國時,她也將滿載而歸。 “脫歐”是特雷莎·梅出任首相后面臨的首要核心問題,她的外交出訪基本都集中在歐洲地區,此次正式訪華體現出她對中國的重視,寄望為兩國關系開創新的局面。 2015年習主席訪英開辟中英關系的“黃金時代”,而此次,英國方面宣稱要打造一次“黃金時代”升級版的訪問。那么,這次訪問重要在哪兒?中英合作又有哪些“黃金”亮點? 時隔一年訪華之旅“珊珊來遲” 為何首選武漢 據英國媒體報道,早在2016年9月,履新不久的特蕾莎·梅在來華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時,就收到了正式訪華的邀請。2017年2月,唐寧街10號宣布,特蕾莎·梅將于當年晚些時候訪華。但受其國內多方面因素影響,幾經延宕才促成今日訪華之旅,算算已有近一年之久,因此,也被媒體稱之為“姍姍來遲”,引發各界熱切關注此訪進展。 和馬克龍首訪首站選擇“古都西安”,從古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開啟訪華行不同。特雷莎·梅首站選在了武漢,且僅停留一個上午,但從行程安排上可以看出,節奏相當緊湊,活動時間以15分鐘為計量單位。 特雷莎·梅一行第一站就來到武漢大學出席湖北英國教育文化交流展,并與學生互動交流。在活動現場,特雷莎·梅就表示,在英國有15萬以上的中國留學生,教育領域的合作讓中英兩國年輕人能夠相互學習、溝通,我們所珍視的“黃金時代”的合作關系也能更好地持續發展。 隨后參觀了武漢大學校史展臺、武大辯論隊展臺,與武大辯論大隊隊員交談,之后還與武漢第四十九中學學生親切互動,學生用英語向特雷莎·梅問好。 到訪直奔“教育”主題,頻頻與學生互動,從首站之選,不難看出,特雷莎·梅此訪高度重視與華教育合作,重在發揮其軟實力,主打英國教育優勢。 武漢是中國的教育重鎮,是世界上學生最多的城市之一。據了解,湖北省17所高校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等12所高校共建立了27個合作辦學項目,由湖北省高校與英國奧斯特大學合作共建的8家“英國北愛爾蘭孔子課堂中心”同樣深受當地民眾的歡迎。 實際上,特雷莎·梅就任以來一直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這從她施政舉措上就可以看出來,她在國內政策方面的“第一把火”便是燒向教育,她期待教育改革能為國家帶來公平,強調精英治國,這也是她一以貫之的施政風格。而此次特雷莎訪華團中,也有曼徹斯特大學校長,由此可見,梅姨是有備而來。 另一方面,特雷莎·梅正由于脫歐具體做法的分歧而在英國國內受到壓力,正需要在中國之行當中把握機會向英國民眾傳達更多的積極信息。教育,再次成為梅姨訪華的一張外交王牌。據悉,中國公民已經是英國國內最大的海外留學生群體,目前英國國內有15.5萬中國留學生,僅這一方面,每年為英國教育產業帶來50億英鎊的收入。 據英國媒體報道,當天,特雷莎·梅政府宣布了與中國在教育領域的一系列合作項目,市場總價值達5.5億英鎊。包括將此前已展開的雙方數學老師交換交流計劃進一步拓展至2020年,在未來兩年內繼續派遣200名英國數學老師來華交流學習;中英雙方在學前教育方面共同啟動人員培訓等。 一直以來,中英兩國政府都高度重視人文、教育領域交流與合作。英國也是與中國建立人文交流機制的首批三個國家之一。 涉建雄安科技城的90億英鎊大單!重點就在這些領域 訪華的第二站,北京,特雷莎·梅迎來此訪的重頭戲,尋求加強中英兩國的經貿合作。 特雷莎·梅出席了中英總理年度會晤,中英兩國總理就共同推動自由貿易達成重要共識。當天下午會晤還在進行中,特雷莎·梅便發出邀請,歡迎李克強總理盡早訪問英國并舉行新一輪英中總理年度會晤。 隨著英國退出歐盟,后脫歐時代如何破局?英國也將眼光進一步投向世界,努力打造“全球化英國”,而中國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中國力倡的“一帶一路”與特蕾莎·梅的“全球化英國”戰略高度契合。中英“黃金時代”的升級就在兩國共同的“戰略機遇期”匯流成勢了。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1月31日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署名文章說,隨著中國推進對外開放,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已惠及英國企業。 此前,據報道稱,隨同特蕾莎·梅訪華的“豪華”商業團含40多家公司、大學和行業協會代表,陣容覆蓋金融、貿易、醫藥、教育、通訊、交通等眾多行業。其中包括匯豐銀行、英國石油公司、渣打銀行、阿斯頓?馬丁、阿斯利康制藥公司、海事衛星和曼徹斯特大學等知名企業和高校。英媒稱,這是特蕾莎擔任首相以來規模最大的出訪代表團。歐洲時報網甚至感慨道,這么多公司,快要把整個英國搬來了! 2月1日,中國商務部例行發布會宣布,此次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訪華之行,中英將簽署90億英鎊經貿合作協議,涉及“一帶一路”建設、金融、農業、科技等多個領域。雙方還同意共同建設雄安金融科技城和青島中英創新產業園。 90億英鎊大單已下,下一步中英合作的方向,意在深入推進中英在“一帶一路”建設方面的合作,加強創新領域的合作,努力將兩國的經貿關系提升到更高水平。 2017年,從浙江義烏始發的中歐班列,全程運行一萬多公里,抵達倫敦東部的巴金火車站,成為國內首趟駛抵英國的貨物列車,也被視為中英“一帶一路”合作的標志性事件。 英國是西方大國中第一個申請加入亞投行的國家,而且也是在中國之后,第二個給亞投行基礎設施建設注資的國家。英方認為,英國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天然伙伴”,并已宣布將專設“一帶一路”特使,組建一個由資深商界領袖組成的“一帶一路”委員會,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英國出口融資署還準備出資250億美元支持“一帶一路”項目。 英國積極與中國開展“一帶一路”合作之道,種種務實的合作措施,為其他西方大國樹立榜樣。 中國是英國在歐盟外第二大貿易伙伴。英國在抓住中國機遇的同時,中國結合自身優勢,以“一帶一路”與英國經濟振興計劃對接,形成成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合作態勢。據報道,目前有超過500家中國企業落戶英國,投資項目從貿易、金融、電信等傳統領域向新能源、高端制造、基礎設施、研發中心等新興領域延伸,截至去年年底,中國累計對英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達191.4億美元。英國成為中國在歐盟內的第二大投資目的地。 毫無疑問,中英經貿合作已經駛入“快車道”,中英圍繞“一帶一路”進行合作是互利共贏的,隨著雙向投資進一步擴大,雙邊貿易向著更趨健康平衡的方向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將開創中西合作、東西互鑒的新時代。(文/田宏) |
相關閱讀:
- [ 02-02]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出席中英商業論壇
- [ 02-02]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參觀上海豫園
- [ 02-02]專訪英國首相特雷莎·梅:中英再續"黃金時代" 共同應對挑戰
- [ 02-02]習近平會見英國首相特雷莎·梅
- [ 02-01]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參觀武漢黃鶴樓
- [ 01-31]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參觀武漢黃鶴樓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