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皮”小火車在山中穿行(2月1日攝)。
在江西省北部的贛皖山區行駛著一列特殊的“綠皮”小火車,從起點景德鎮站出發,行駛51公里,全程1個多小時到達營里站。在公路交通不便的山區,這列“綠皮小火車”運送著沿線山區鐵路職工工作、生活所需的物品,保障著皖贛鐵路的正常運行。今年春運期間,鐵路部門各工種加班加崗,“綠皮”小火車上的“乘客”也明顯增多。冬日的贛皖山區寒冷刺骨,“綠皮”小火車載著鐵路職工通勤于各自崗位,溫暖著春運旅途。新華社記者萬象 攝

溫暖工作路來自鐵路各工種的工作人員在“綠皮”小火車的車廂內聊天(1月31日攝)。
在江西省北部的贛皖山區行駛著一列特殊的“綠皮”小火車,從起點景德鎮站出發,行駛51公里,全程1個多小時到達營里站。在公路交通不便的山區,這列“綠皮小火車”運送著沿線山區鐵路職工工作、生活所需的物品,保障著皖贛鐵路的正常運行。今年春運期間,鐵路部門各工種加班加崗,“綠皮”小火車上的“乘客”也明顯增多。冬日的贛皖山區寒冷刺骨,“綠皮”小火車載著鐵路職工通勤于各自崗位,溫暖著春運旅途。新華社記者萬象 攝

“綠皮”小火車上的工作人員為沿線車站的值守人員送來蔬菜、肉類和春聯(1月31日攝)。
在江西省北部的贛皖山區行駛著一列特殊的“綠皮”小火車,從起點景德鎮站出發,行駛51公里,全程1個多小時到達營里站。在公路交通不便的山區,這列“綠皮小火車”運送著沿線山區鐵路職工工作、生活所需的物品,保障著皖贛鐵路的正常運行。今年春運期間,鐵路部門各工種加班加崗,“綠皮”小火車上的“乘客”也明顯增多。冬日的贛皖山區寒冷刺骨,“綠皮”小火車載著鐵路職工通勤于各自崗位,溫暖著春運旅途。新華社記者萬象 攝

11歲的劉育榕(左二)和媽媽在“綠皮”小火車上與爸爸劉波團聚。劉波是福港車站的副站長,需要長期值守車站,每隔一段時間,劉波才能和家人見一面(2月1日攝)。
在江西省北部的贛皖山區行駛著一列特殊的“綠皮”小火車,從起點景德鎮站出發,行駛51公里,全程1個多小時到達營里站。在公路交通不便的山區,這列“綠皮小火車”運送著沿線山區鐵路職工工作、生活所需的物品,保障著皖贛鐵路的正常運行。今年春運期間,鐵路部門各工種加班加崗,“綠皮”小火車上的“乘客”也明顯增多。冬日的贛皖山區寒冷刺骨,“綠皮”小火車載著鐵路職工通勤于各自崗位,溫暖著春運旅途。新華社記者劉茜 攝

溫暖工作路上饒車輛段的工作人員(右二)為福港車站的值守人員送來蔬菜和春聯(1月31日攝)。
在江西省北部的贛皖山區行駛著一列特殊的“綠皮”小火車,從起點景德鎮站出發,行駛51公里,全程1個多小時到達營里站。在公路交通不便的山區,這列“綠皮小火車”運送著沿線山區鐵路職工工作、生活所需的物品,保障著皖贛鐵路的正常運行。今年春運期間,鐵路部門各工種加班加崗,“綠皮”小火車上的“乘客”也明顯增多。冬日的贛皖山區寒冷刺骨,“綠皮”小火車載著鐵路職工通勤于各自崗位,溫暖著春運旅途。新華社記者萬象 攝

溫暖工作路上饒車輛段的工作人員在“綠皮”小火車上貼窗花,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增添喜慶氣氛(1月31日攝)。
在江西省北部的贛皖山區行駛著一列特殊的“綠皮”小火車,從起點景德鎮站出發,行駛51公里,全程1個多小時到達營里站。在公路交通不便的山區,這列“綠皮小火車”運送著沿線山區鐵路職工工作、生活所需的物品,保障著皖贛鐵路的正常運行。今年春運期間,鐵路部門各工種加班加崗,“綠皮”小火車上的“乘客”也明顯增多。冬日的贛皖山區寒冷刺骨,“綠皮”小火車載著鐵路職工通勤于各自崗位,溫暖著春運旅途。新華社記者萬象 攝

溫暖工作路在“綠皮”小火車的終點——營里站,車站值班員在接發列車。春運期間,值班員每天要接發32對列車(1月31日攝)。
在江西省北部的贛皖山區行駛著一列特殊的“綠皮”小火車,從起點景德鎮站出發,行駛51公里,全程1個多小時到達營里站。在公路交通不便的山區,這列“綠皮小火車”運送著沿線山區鐵路職工工作、生活所需的物品,保障著皖贛鐵路的正常運行。今年春運期間,鐵路部門各工種加班加崗,“綠皮”小火車上的“乘客”也明顯增多。冬日的贛皖山區寒冷刺骨,“綠皮”小火車載著鐵路職工通勤于各自崗位,溫暖著春運旅途。新華社記者萬象 攝

到達目的地的鐵路職工向鷹潭機務段的兩位司機招手致意(1月31日攝)。
在江西省北部的贛皖山區行駛著一列特殊的“綠皮”小火車,從起點景德鎮站出發,行駛51公里,全程1個多小時到達營里站。在公路交通不便的山區,這列“綠皮小火車”運送著沿線山區鐵路職工工作、生活所需的物品,保障著皖贛鐵路的正常運行。今年春運期間,鐵路部門各工種加班加崗,“綠皮”小火車上的“乘客”也明顯增多。冬日的贛皖山區寒冷刺骨,“綠皮”小火車載著鐵路職工通勤于各自崗位,溫暖著春運旅途。新華社記者萬象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