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國進民退”是個偽命題
2018-02-05 12:39:03?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陳勍 我來說兩句 |
最近有報道說,我國首枚由民營企業研制的火箭將在今年上半年發射。來自民營企業與之類似的好消息著實不少。這些新聞與社會上一度流傳的“國進民退”輿論形成巨大反差。矛盾現象的背后,凸顯值得深思的問題。 所謂“國進民退”的說法,是一種缺乏嚴謹理論依據的感性表達,說到底是個偽命題。在經濟運行中,企業經營面臨的市場壓力來自方方面面,把它簡單歸結為國有與民營之間的“零和”博弈,是一種直線式思維,根本無法解釋今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豐富實踐。 以民營創業公司研制火箭為例,從全球范圍看,世界上能造火箭的國家寥寥無幾,但我國已形成了非常好的航天工業基礎和制造業基礎,這是民營企業能夠涉足這一尖端領域的中國優勢。民營企業之所以能夠迅速進入這一領域,絕不是國有與民營的“進退”所決定的,而是中央大力推動“軍民融合”、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必然結果。按照這家火箭公司創始人的說法,他們雖是一家民營創業公司,但合作單位卻包括中國兵器、航天科工在內的多家軍工企業。換言之,在我國現階段,沒有強大的國有經濟和科研實力為基礎,單靠民營企業自身的資本實力和技術積累,很難在短時間實現重大突破。 典型個案的背后,包含了新的思維與實踐邏輯。按照合作競爭的理論來解釋,創造價值的本質是合作的過程,增進互補者可以使企業的產品和服務變得更有價值。同樣道理,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并不是此消彼長的“進退”關系,兩者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主體。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相互融合、同場競技,共同促進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進一步分析,還可看到,改革開放近40年的偉大實踐,彰顯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獨特優勢。經過不懈探索,我們成功地把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有機統一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中,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形成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合力。國有企業成為壯大國家綜合實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民營企業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持續發揮重要作用。國有民營攜手共進,不僅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歷史性成就,而且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前行路徑。 多年來,社會上總有些人固執地把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對立起來,認為私有制更“有效率”、更“清廉”。但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大量事實一再表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這些年,中央反復強調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任何想把公有制經濟否定掉或者想把非公有制經濟否定掉的觀點,都是違背我國改革發展要求和損害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在這個問題上,認識必須清醒。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時代,我們要不斷深化對“兩個毫不動搖”的理解與認識,努力形成各類市場主體共生共贏的良好局面。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把中央擴大非公有制企業市場準入、平等發展的重大改革舉措貫徹到具體實踐中。國有企業要遵循市場規律、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民營企業要順應經濟發展新時代的新要求,弘揚企業家精神,發揮企業家作用,堅守實體經濟,落實高質量發展。唯此,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才能在改革中不斷完善,在發展中彰顯更大活力。 |
相關閱讀:
- [ 01-30]“顏值即正義”是道偽命題
- [ 01-12]國企改革導致“國進民退”是偽命題
- [ 09-25]“環保沖擊實體經濟”是個偽命題
- [ 09-22]新華時評:“環保沖擊實體經濟”是個偽命題
- [ 09-13]審視物理“遇冷”的教育命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