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來臨,急診室的忙碌仍在繼續。 周穎:您昨天晚上又沒回去休息啊? 奶奶:沒有。 周穎:您怎么老不休息啊,這樣您熬不住的。 奶奶:我休息,他(老伴)情緒就老變。 護士長周穎清早來接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查房,26床的爺爺奶奶一直讓大家牽掛。周穎是急診科里最年輕的護士長,努力的背后總是藏著不為人知的辛酸。 周穎:上大二時,我父親就去世了,突發腦梗猝死,都沒有見到他最后一面。 父親突然離世,周穎覺得自己需要撐起這個家,照顧好媽媽和妹妹。 周穎:家里邊已經出了這個事情,我就特別努力去學習。那會兒晚上,我的同學都睡覺了,我基本上要熬到晚上凌晨兩、三點看書。 2006年,周穎以全班第二的成績,成為全校的優秀畢業生,并被北大人民醫院急診科錄用。 病人:今天還抽800嗎? 周穎:對。下午聽醫生的,好不好? 病人:好吧。 急診科里有很多這樣八九十歲的病人,周穎像哄孩子一樣哄著這些老人,也因此她和病人家屬結下了特殊的感情。 病人劉春元的女兒劉建平:我父親因為急性胰腺炎住進了人民醫院。他是北平地下黨,是一個老黨員。 這位老革命在急診科度過了他人生最后的66天。醫護人員的細心照料,感動了病人家屬。 病人劉春元的女兒劉建平:因為我父親住院66天,我對護士的職業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然后我就跟她們同事說,給我兒子找一個合適的對象。 于是,急診科的同事就把周穎介紹給了劉建平的兒子。 劉建平的兒子劉想:我們約吃火鍋,然后我肯定早到了。 周穎:吃完飯以后,還帶我們去買書了,給我買了兩本《奮斗》。 就這樣,醫患之間的相互理解,成就了一段醫患佳緣。 病人劉春元的女兒劉建平:把周穎娶回家,是我父親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婚后的周穎,應對工作中出現的各種狀況,更加成熟穩重。 29床的病人突然鬧起情緒,把身上的醫療設備全拆了。 周穎:怎么了,怎么了,別激動。 病人:十幾天一點用都沒有,不在這兒待了! 周穎:先別激動。 病人:這么長時間,一點意義都沒有! 周穎:別激動。我找劉大夫過來好不好,您先別激動,咱們等劉大夫跟您談談好不好? 周穎耐心地等待病人發完脾氣,然后心平氣和地和他交流了病情。處理完所有的事務,早已過了下班的時間。 晚上八點半,周穎回到了家里。 周穎:爺爺,奶奶,我回來了。 劉建平:哎呀,媽媽回來了,看,媽媽回來了。 周穎:盼盼,你乖不乖,聽沒聽奶奶的話? 不論周穎下班多晚,全家人都會等她回來一起吃飯。 在急診科的十年,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周穎從護士做到了護士長,并在工作中收獲了自己的家庭幸福,這讓她更加堅定當初的選擇。 周穎:如果我們把病人搶救成功了,復蘇有效了,病人的生命得以延續了,這時候,可能一個家,就不至于破裂。 記者手札 采訪的最初,我們總記不住這些“急診人”的模樣,因為她們始終戴著口罩。很多患者,也不知道是誰挽救了自己的生命。他們每天的奮斗,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幸福,更是為了患者們的家庭幸福。(央視記者葉奐)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