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8日電據外媒報道,生物為了生存,會利用基因突變來適應環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一種名為“大理石紋螯蝦”的生物具有基因突變所產生的“自我復制”能力,其后代在過去25年已入侵全歐洲的淡水生態系統。 不可思議的物種:能自我復制 報道稱,德國癌癥研究中心生物學家法蘭克·萊科博士跟他的同事,在過去5年對大理石紋螯蝦進行了基因測序。他們的研究報告在5日被《自然-生態學與進化》期刊刊出。他們在報告中證明,這種常見的大理石紋螯蝦,是科學已知的最不可思議的物種之一。 研究稱,大理石紋螯蝦這種物種在大約25年前還不存在,而一只鰲蝦經過劇烈的基因突變,變成大理石紋螯蝦,且因此擁有自我復制能力,并在歐洲和其他大陸快速擴散。2007年,這一物種更入侵非洲東部的馬達加斯加,如今數量以百萬計,對當地鰲蝦構成威脅。 10年繁殖面積等同美國印第安納州 研究報告指出,大理石紋螯蝦以驚人速度在馬達加斯加各地蔓延。在10年左右的時間里,其繁殖面積相當于美國印第安納州的大小。 大理石紋螯蝦上世紀九十年代受到德國水族愛好者的歡迎,針對此物種最早的報告來自一位業余愛好者。他告訴萊科博士自己在1995年買了一只“得州小龍蝦”。 一只螯蝦一次能產數百顆卵 這位愛好者對小龍蝦的尺寸和產卵數量感到震驚,很快就將小龍蝦送給朋友。不久之后,被稱為“Marmorkreb”的大理石紋螯蝦便在德國與其他地方的寵物商店內出現。一只大理石紋螯蝦一次就能產下數百顆卵。 2003年,德國科學家證實了大理石紋螯蝦能自我復制。他們對這一物種的一小部分DNA進行定序后發現,它跟原產于北美洲和中美洲一個物種群的小龍蝦有著驚人相似之處。而直到10年后,萊科博士和他的同事才開始確定大理石紋螯蝦的整個基因組。 繁殖能力超強 構成物種入侵威脅 由于大理石紋螯蝦擁有超強繁殖力,導致許多飼主棄養。被丟棄到野外湖泊大理石紋螯蝦繁衍出越來越多的生態群落,有時它們爬行幾百米就能到達新的湖泊和河流。 這些野外群落開始在捷克、匈牙利、克羅地亞和烏克蘭出現,之后也在亞洲的日本和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出現蹤跡。 外來種入侵近年來成為許多國家面臨到的迫切環境問題,像是澳大利亞東海岸最近就出現海膽大量繁殖成災的情況,海底幾乎被啃成一片荒漠,嚴重影響當地海洋生態。 |
相關閱讀:
- [ 09-28]食草恐龍不完全吃素 可能還吃小龍蝦
- [ 09-15]小龍蝦“霸占”德國柏林公園 已被捕獲3000只
- [ 09-04]法國警方尋獲38年前被盜車 車上掛著小龍蝦
- [ 05-26]日本“第一透明湖”現小龍蝦?研究團隊捕捉作戰
- [ 10-15]蘇格蘭河流小龍蝦成災 垂釣者“蹚蝦過河”(圖)
- [ 04-05]美國繼續對中國輸美小龍蝦尾肉征收反傾銷稅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