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星球表面宜居性受質疑 到火星地下搜尋生命或更靠譜 科技日報北京2月7日電 (記者 劉霞)目前,科學家一直在火星表面進行探索,希望能發現生命的“蛛絲馬跡”,但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6日報道,中國香港大學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指出,火星表面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值得懷疑,到其地表之下搜尋可能更靠譜,火星上的熱液系統值得關注。 香港大學地球科學與空間研究實驗室的約瑟夫·米卡斯基博士和同事在《自然·天文學》2月刊上撰文指出,在過去25億年里,地球表面生命的繁衍生息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光合作用的演化。由于太陽光、地表水、適度的氣候條件和地球磁場的保護,地表生命種類多樣且生機勃勃。但火星表面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宜居環境。 他們的研究表明,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里,火星可能極其寒冷干燥。只有在短暫的氣候變化過程中,火星表面才有豐富的液態水。當然,這并不意味著火星上沒有生命存在。在最近發表的以米卡斯基為首的另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員指出,在火星表面尋找生命前景黯淡,生命出現于地下的可能性更大。 研究指出,地球上的生命可能始于熱液系統(熱水與巖石發生反應的環境),并且有許多證據表明,如果火星上很多地方存在熱液環境,生命可能起源于這種類似地球的環境。他們認為,要想了解地球上的生命如何形成,我們應該忽略火星的表面環境,并重點探索熱液礦床。 在實驗中,米卡斯基團隊使用遙感和紅外光譜來探測火星。根據航天器在火星上收集的紅外數據,可以解釋那里有何礦物,并描述古代熱液系統的地質情況。 米卡斯基說:“我們正在接近能夠探測到火星上遠古生命的證據,更重要的是,可以探測到生命形成的化學基石。最新研究將有助于我們理解生命如何誕生,不僅在地球上,而且在其他星球上。” |
相關閱讀:
- [ 12-22]巖石會吸干火星表面的水?火星干涸原因有新解
- [ 07-07]心碎發現!火星表面化合物有害 人類移民夢或破碎
- [ 10-20]歐俄“夏帕瑞麗”著陸器抵達火星表面 邁上紅色星球
- [ 12-28]“外星文明”新證據?火星表面現“大勺子”
- [ 09-29]NASA宣布在火星表面發現液態水證據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