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時候,彭偉賢、彭偉浩兄弟倆總愛呆在家門口,向遠方張望,盼望父母奇跡般出現)

(想念父母的時候,兄弟倆通過手機與父母視頻,但時間不長,哥哥彭偉賢說,流量費貴)
導讀:回家路上,既有步履匆匆、神色疲憊,也有滿心期待、喜不自禁……這千百種滋味,婁底新聞網全媒體記者和招募的“春運直播員”,將通過新華社現場云婁底市“歡迎您返鄉創業·溫暖回家路”大型公益活動直播平臺,利用小視頻、圖片、文字等形式和大家分享回家途中的所見所聞,用鏡頭真實展示,分享天南地北婁底人的打拼故事,也讓我們更加理解過年團圓的意義……
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劉建安)他們是留守兒童,不能像別的孩子一樣,趴在父母的肩頭撒嬌;他們的父母長年在外打工,他們在沒有父母關愛日子里度過了一天又一天……
2月8日,婁底新聞網全媒體記者在婁底市婁星區水洞底鎮云山村,真實記錄了留守兒童彭偉賢、彭偉浩兄弟倆的假期生活。
今年14歲的彭偉賢,在婁星區新禾中學讀初二,弟弟彭偉浩12歲,彭偉賢的父母在他只有4歲的時候就外出務工了。以前兄弟倆一直跟隨奶奶生活在一起,前年奶奶去世,彭偉賢便擔負起照顧弟弟的責任。
當天中午時分,記者一行在當地熱心群眾的帶領下,來到彭偉賢家,而進入眼簾的一幕卻讓人很是心酸。

(留守兒童家中泛黃的墻壁和滿墻獎狀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這棟三層樓空蕩的磚房內,墻壁泛黃,墻上長滿了霉斑,家里說得上值錢的就是一臺老式電視機和電冰箱了,而在靠電視機的一面墻上,貼滿了彭偉賢的獎狀,顯得尤其醒目。
“無可奈何,家里沒錢,所以爸爸媽媽才出去打工,我想要他們回來,但是回來又沒地方掙錢。”14的年齡,還是在父母面前調皮的年齡,但彭偉賢比起同齡人顯得更“成熟”。每天他要煮飯做菜照顧弟弟生活,同時還要教弟弟做作業。“我弟比較調皮,愛貪玩不愛學習。”提起弟弟,彭偉賢很無奈地嘆了一口氣,弟弟性格內向,他每次教弟弟,但弟弟總是和他對著干。

(聽說父母馬上要回家過年,彭偉賢忙著整理,把父母的房間打掃得干干凈凈)

(奶奶去世后,14歲的彭偉賢在家里便擔負起照顧弟弟的責任)
“這個時候就特別想爸爸媽媽能在身邊!”提起父母,彭偉賢有些激動,他告訴記者,父母有時會打電話回來,但他擔心電話費貴……說著說著,彭偉賢情緒低落地垂下了頭。
彭偉賢說,很多時候,他和弟弟總是愛呆在家門口,向遠方張望,盼望父母奇跡般出現。
“看著別人的孩子有父母陪著,而我沒有,心里很不是滋味。”臨走時,彭偉賢告訴記者,自己盼望著過年,并不是因為過年有好吃的、好玩的,而是一年到頭,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和父母見面,“我只希望爸爸媽媽過年回來能多陪一下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