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亂象頻發 監管不能缺位 春節將至,不少消費者上網采購年貨,其中不乏“海淘”商品。不過,中國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布的《2017年“雙11”網絡購物價格、質量、售后服務調查體驗報告》顯示,“海淘”商品涉嫌仿冒較多,目前已經出具鑒定結論的53個樣品中有16個涉嫌仿冒。 如今網購發展如火如荼,在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生活的同時,各種假冒偽劣商品也讓人防不勝防。對此,網民呼吁,對包括“海淘”在內的網購市場亂象,監管部門需要重拳整治,以凈化網絡購物環境。 中消協的報告說,上述體驗活動從去年10月到今年1月組織開展,涉及16家網絡購物平臺的9大品類商品。本次調查體驗實際購買了“海淘”商品93個樣品,涉及37個品牌。體驗人員聯系品牌商標權益人或授權人,協商出具商品鑒定結論。截至目前,有19個品牌商標的權益人或授權人對53個樣品出具了鑒定結論,其中37個樣品為正品,16個樣品涉嫌仿冒。 “一些銷售平臺以正品的價格售賣假冒偽劣產品,應把這樣的經營者釘在誠信黑名單的恥辱柱上。”網民“智升九九”說。 為什么假貨屢禁不止?網民認為,原因就是處罰輕,監管有漏洞,讓一些不良經營者敢于挑戰制假售假的法律禁令。 網民“優他投資的楊大筠”說:“打假我們一直不像反腐那么堅決,制假企業也在納稅,有的地方制假公開化甚至成為當地支柱產業了,這讓更多制假者肆無忌憚……” 輿論呼吁,網購監管不能缺位。“不制假售假是經商的基本道德與法律要求,也是國家監管職能部門的職責所在。否則,國內強大購買力依然會向外流失。” 網民“清幽的住處2017”說。 網民“chenchenshow”說:“上至貨品源頭、物流貨運,下至交易流程,都需要相關部門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一開始就按照相關規定嚴格要求,不疏忽任何一個環節。讓這些制造山寨版、物流造假、交易假貨的現象沒有生長的空間。堅決發現一起嚴肅查處一起,嚴懲不良商家的黑心行為,讓他們付出沉痛的代價,還廣大網友一個干凈的購物環境。” (記者 曾德金 整理) |
相關閱讀:
- [ 03-17]海淘稅收政策調整將開始 榕部分商品納稅額增11.9%
- [ 12-24]“黑五”海淘火爆 天津進境快件最高一日達16萬
- [ 11-27]海外電商推中文服務 中國“海淘黨”黑五如何狂歡
- [ 11-26]美版“雙11”來了! 福建海淘大軍居全國第二
- [ 08-07]日元貶值逾20% 福建“日淘”總額猛增3倍
- [ 05-27]武漢80后家庭熱衷養'進口娃' 海淘年均消費萬元起步
- [ 04-26]“海淘族”大量涌現 轉運維權有風險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