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大求全不可取,有所作為仍可期 部分觀察者認為,大而全的晚會只有極少數具備實力的主體能夠舉辦。如果單純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地方電視臺沒有必要刻意辦大晚會、辦大綜藝,應調動有限的資源面對本地市場,努力用小成本形成影響力。 “地方辦晚會一定要更加本地化。”眾行傳播首席策略官趙暉說,比如舉辦面向本地少年兒童的晚會,自然有利于地方臺增強在當地家長、學校、孩子中的影響力;還可以辦讓各行各業勞動者展示自己絕活的晚會,自然能夠提升在當地群眾中的收視率。 近年來不少地方晚會適當增加了本地戲曲節目的比重,在中老年觀眾中形成不錯的影響。研究者認為,針對本地特定人群,推出具有創意的晚會節目,對一些地方臺來說是可行之道,但是切勿貪大求全?!白プ∽约旱奶攸c,還是能夠有所作為的。”張頤武說。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電視綜藝節目中近年來再發新芽:去年歲末,國家寶藏以“紀錄式綜藝”的呈現手段,讓“國寶”文物“活起來”;中國成語大會和中國詩詞大會等帶動了漢字熱、成語熱、戲曲熱、民歌熱;插上“共享經濟”“體驗經濟”的翅膀,剪紙、篆刻、青瓷燒制等越來越多的非遺技藝找到了傳承發展的新途徑…… 專家提出,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文化創新的根基和沃土。汲取優秀傳統文化養分,借助節慶晚會文化讓中華文化創新性發展,展現出更多的民族范,需要從業者進一步挖掘。 浙江傳媒學院教授袁靖華說,晚會從沒得看到有得看,發展到有選擇地去看,實際是從高產向質優轉變。這需要用精品意識來打磨文化產品,而不是單純用砸錢來做節目,“用心去考慮老百姓想看什么、關注什么,才能做成有效益、有口碑的精品晚會”。 跨界整合,多元創新 研究者認為,走進新時代,晚會文化只有走出固有思維,直面新問題和新挑戰,在內容、模式、人才等領域持續創新,才能不斷用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來贏回觀眾、贏得市場,才能借助節慶晚會文化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更多的民族范。 晚會傳統的價值理念和結構框架,并未隨著時代發展而褪色。袁靖華告訴半月談記者,晚會作為一種特殊的文藝形式,慶典的意義被保留至今。這就為晚會帶來強烈的儀式感,也構成了一定的模式特征。在某些方面,晚會的儀式感正在加強,這是晚會重要的存在價值,如果要徹底拋棄程式,很可能就不是晚會了。 拒絕高冷與庸俗,晚會創新要到觀眾中去。專家認為,晚會不是比拼誰明星多,而是拼內涵,拼創意,拼文化混搭、嫁接、雜糅的巧思,中國并不缺高質量的演藝人才和節目,如果能廣納民智,讓以前乖乖坐在電視機前看晚會的觀眾,變成了娛樂文化的主動生產者,辦出深受觀眾喜愛、創意不斷的晚會應該不難。 專家表示,強化電視工業化水平,打造資源生產、轉化順暢的產業鏈,降低創新和資源使用的交易成本,提升電視內容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能在整體上提升晚會的制作水平。 不少研究者認為,從無到有的創新非常難,晚會的創新應該更多是從有到多樣化的創新。晚會要與影視劇、網絡影視內容等有機對接起來,跨界整合,締造能滿足新一代觀眾需求,節奏感與互動性強的晚會內容。 |
相關閱讀:
- [ 02-12]閩劇“三朵梅花”央視唱大戲 第二次亮相戲曲春晚
- [ 01-04]大陸在臺機構、企業、媒體跨年聯誼晚會在臺北舉辦
- [ 12-31]跨年晚會:少了“搶明星” 多了“拼文化”
- [ 12-29]跨年晚會新玩法:不爭搶明星 注重文化內涵
- [ 12-20]大陸游客成主力 金門跨年晚會首赴大陸推介
- [ 09-29]福州市臺協會舉行中秋聯誼晚會
- [ 07-30]在黨的旗幟下——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文藝晚會側記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