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在北京故宮箭亭廣場,單霽翔院長和于蕾總導演共同為《國家寶藏》特展揭幕,九家博物館推選出的九件文物的數字影像當場揭曉中新社記者杜洋 攝 原標題:故宮新年首展數字影像還原“國家寶藏” 中新社北京2月12日電 (記者 應妮)故宮博物院2018年新年第一展以別出心裁的方式呈現——在綜藝節目《國家寶藏》中亮相的九家博物館分別選出代表文物的數字影像集中展出。 作為首個把文物和綜藝串聯起來的節目,《國家寶藏》在中央電視臺開播之后引發很大反響。此次在故宮箭亭廣場的展覽,正是登上節目的九家博物館推選出的九件國寶的數字影像,即故宮博物院藏石鼓、陜西歷史博物館藏懿德太子墓壁畫《闕樓儀仗圖》、遼寧省博物館藏唐摹王羲之一門書翰卷、湖北省博物館藏云夢睡虎地秦簡、湖南省博物館藏皿方罍、河南博物院藏云紋銅禁、浙江省博物館藏玉琮、上海博物館藏大克鼎、南京博物院藏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等一一呈現。 展覽借用了中國多寶閣的概念,共設9“閣”,每個閣內放置“國寶盒子”,通過LED高清液晶屏顯示九件特展文物的樣貌及細節。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坦言,如何讓面貌古老、內涵豐富的文物“活起來”,讓每一位觀眾真正感受到其背后的文化和溫度,是博物館人一直在思考、研究和實踐的課題。“觀眾的熱情和節目播出后的反響超過了我的想象,每一期節目中,每一件文物背后跨越千年的動人故事與傳說也激發了觀眾們走進博物館的興致,讓他們感受到了展柜玻璃之內藏品的文化溫度。”他指出,文物能夠讓人動容的核心在于其背后所蘊涵的人文精神,在于其能夠傳遞出有益于當下的文化內涵,能夠更大程度上充實人們的精神生活。 展覽將于2月25日結束。此次展覽也是故宮博物院舉行的規模較大的文物視覺聯展。 此外,故宮博物院與鳳凰衛視聯合創制的《清明上河圖》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即將完成,屆時這件國寶級作品將從紙上立起來,于今年春夏與觀眾見面。(完) |
相關閱讀:
- [ 01-22]“大內總管”梁金生:“我們一家五代都是故宮人”
- [ 12-29]涉盜印文物圖檔 臺北故宮前助理研究員獲刑9年
- [ 12-12]故宮古建進行騰退開放 預計明年底開放面積可達80%
- [ 12-07]媒體析“故宮跑”為何頻現:優質文化資源供應不足
- [ 11-10]特寫:習特故宮行,一次歷史和未來的對話
- [ 10-30]故宮“掌門人”單霽翔:廈門擬建故宮學院分院
- [ 10-15]中外媒體探訪北京故宮的“古老”與“現代”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