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政府消費支出比例高嗎? 回應:2016年我國政府消費支出低于17.1%的世界平均水平 董禮華介紹,GDP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可分別使用生產法、支出法、收入法對GDP進行核算,其中支出法是從最終成果的使用去向角度進行核算的。 “具體來說,GDP的使用去向分為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和凈出口三大項目,政府行政開支被納入最終消費支出中。”董禮華說。 最終消費支出,指常住單位為直接滿足個人或公共消費需求而用于購買貨物和服務的支出總額,按照支出主體分為居民消費支出和政府消費支出,其中政府消費支出指政府部門承擔的公共服務支出、個人消費貨物和服務支出。 “公共服務支出主要包括外交、國防、公共安全和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承擔的個人消費貨物和服務支出主要包括政府在醫療衛生、教育、文化娛樂和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這部分的政府支出最終都會轉化為居民實際獲得的福利。”董禮華說。 據介紹,2016年,我國GDP的53.6%用于最終消費,其中,居民消費支出占GDP的39.3%,政府消費支出占GDP的14.3%。GDP剩余的44.2%用于資本形成,2.2%用于凈出口。 “從國際比較來看,我國政府消費支出明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董禮華介紹,2016年,我國政府消費支出占支出法GDP的比重為14.3%,美國的該比重也為14.3%。另外,韓國、意大利、英國、德國、日本、加拿大等國的該比重分別為15.2%、18.8%、18.9%、19.6%、19.8%、21.2%,均高于我國。該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為17.1%,中等偏上收入經濟體平均水平為15.9%,也比我國要高。 至于很多人關注的“三公”經費問題,董禮華介紹,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積極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堅持過“緊日子”,要求“三公”經費只減不增,政府行政管理費用支出比重明顯下降,民生和重點領域財政支持力度明顯加大。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從2012年到2016年,全國“三公”經費支出實現“四連降”,2016年中央部門和地方分別比2012年下降35%、50%。 專家表示,即使從財政支出的角度看,民生支出占比也是大頭。 一般認為,包括“三公”經費在內的一般公共服務支出構成政府行政管理費用的主體。董禮華介紹,從占比上看,2016年,我國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9%,比2012年下降2.2個百分點。而反觀8項民生領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54.6%,如果再加上用于維護公共安全、糧食供應、氣象服務等與人民生活間接相關的支出,用于民生領域的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在70%左右。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馬海濤表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財稅管理體制的進一步完善,中國政府支出結構將進一步優化,支出效率將進一步提升,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制度保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創造新動力。本報記者陸婭楠 |
相關閱讀:
- [ 02-11]中國GDP在民生方面支出少?發改委:純屬捏造
- [ 02-06]為何選擇中國?因為這里正在巨變!
- [ 01-30]14城市進入GDP萬億俱樂部 核心城市引領城市群崛起
- [ 01-28]31省區市2017年GDP出爐 高質量發展將成未來主線
- [ 01-25]十余省份召開地方兩會 多地下調2018年GDP目標
- [ 01-23]海外輿論持續關注2017年中國經濟數據 中國高質量增長給世界經濟帶來信心
- [ 01-21]【經濟實說·大家談】GDP總量突破80萬億元釋放多重信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