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 理論新視野】如何讓十九大精神浸潤學子心
2018-02-13 16:29:33??來源:人民論壇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雯晶 |
分享到:
|
按照新發展理念要求培養時代新人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培養時代新人確立了根本要求,“兩步走”的戰略安排為培養時代新人提供了機遇,新發展理念則為培養時代新人明確了理念指導。要將新發展理念的科學內涵和實踐要求貫穿于培養時代新人的全過程。我們不能將新發展理念單純理解為指導社會經濟的發展理念,要將新發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育內容要涵蓋唯物主義辯證法、生態文明、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為青年學生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積蓄理念素養。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高校要將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建設者與促進青年自身的全面發展結合起來,引導青年在擔當民族復興大任中升華自我,在實現個人全面發展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經歷了從最初強調社會哲學研究范式到一些學者主張的人學研究范式的變化,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也由最初的只注重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社會成員,演變為在滿足社會需要的同時,也強調滿足個人發展的需要。要實現社會和青年個人的協同發展,需要將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規范為:堅持社會哲學研究范式與人學研究范式相統一的科學實踐觀研究范式。這一理論范式要求高校的思政教育既要培養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又要滿足個人的發展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要以創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滿足青年學生的發展需要,也要以培養青年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作為培養時代新人的具體要求。 十九大報告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既要樹立培養擔當民族復興的時代新人,又要注重青年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將青年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寓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實踐活動中。十九大精神進高校,讓十九大精神浸潤學子心,讓廣大青年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 |
相關閱讀:
- [ 02-12]新疆農大開展大學生“百村行”社會實踐 大學生田間地頭宣講十九大
- [ 02-11]宣講十九大精神 推動教育新發展——福師大學子開展“十九大精神”理論宣講專項活動
- [ 02-02]為泉州打call!十九大精神進網站主題活動啟動 2017泉州政務微信影響力榜單同步發布
- [ 01-30]外圖書城發揮文化陣地作用 常態化開展十九大精神學習活動
- [ 01-24]廈婦聯舉辦“巾幗心向黨?萬村千居唱起來”現場觀摩會
- [ 01-24]廈婦聯舉辦“巾幗心向黨?萬村千居唱起來”現場觀摩會
- [ 01-24]3場十九大主題活動在外圖火熱開展 活動參與人數超200人
- [ 01-20]福建省圖書館“聽說讀寫”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