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度僅千分之一毫米 無需膠帶可直貼皮膚 新“電子紋身”讓可穿戴技術更實用 科技日報北京2月13日電 (記者 張夢然)在英國《自然》旗下《柔性電子》雜志13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中國和美國科學家介紹了一種低成本制造“電子紋身”傳感器的方法。這種新的金屬傳感器厚度僅千分之一毫米左右,可監測人體關鍵健康參數,如心跳、皮膚溫度等。其直接貼在皮膚上,靈活貼合皮膚紋理,不會阻礙正常出汗或受身體運動影響。 “電子紋身”是通過一張類似紋身的貼紙將心電、肌電等多種身體信息傳輸到終端,無論在醫療還是人機交互領域都有極大前景,也被認為是可穿戴設備的終極傳感器形態。但目前,利用無機電子材料制造“電子紋身”的常規方法,成本高且十分耗時。稍早時間新開發的“剪切—粘貼”方法已經簡化了這種工藝,使成本下降,不過“剪切—粘貼”方法要求將“電子紋身”傳感器貼在醫用膠帶上,因而增加了其厚度,降低了透氣性。 鑒于此,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魯南姝、中國華中科技大學黃永安及他們的同事,此次改良了這種方法,制造出低成本的網狀“電子紋身”,總厚度僅1.5微米。他們首先將一塊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制成的塑料薄片(1.4微米)壓到一張臨時紋身轉移紙上,然后再將一塊金粒子薄膜涂在塑料薄片上。之后,研究人員利用類似于可以將紙、乙烯基材料和其他材料切割成自定義形狀的計算機控制的刀,將其切割成“電子紋身”;然后就能像臨時紋身一樣,貼到人體皮膚上了。 這種無膠帶的設計具有較高的透氣性和靈活性,可用于測量皮膚含水量和溫度以及心電信號——由此可以得出心跳和呼吸率。研究人員表示,無膠帶“電子紋身”代表著人們離一次性可穿戴技術又近了一步。 |
相關閱讀:
- [ 05-13]英52歲辣媽不顧詆毀全身八成刺紋身
- [ 07-21]英國紋身最多者在胸部植硅膠 擬打造3D紋身
- [ 07-16]笨賊將姓名簡寫紋在身上 搶銀行被輕易俘獲
- [ 06-29]國寶皿方罍“身首合一” 在異國流落近百年
- [ 05-23]德國男子將紋身賣給收藏家 需每年展示3次(圖)
- [ 05-20]“牙齒紋身”掀時尚新潮 痛感小價格低
- [ 04-01]英國男子紋身遍體 為紋新圖案做6次手術洗皮膚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