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執行以北斗組網、嫦娥探月為代表的35次發射任務 2018,長征火箭會很忙(厲害了,中國科技) 2月12日13時03分,我國采取“一箭雙星”方式,在“北斗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北斗三號工程第五、六顆組網衛星。這兩顆衛星屬于中圓地球軌道衛星,也是我國第二十八、二十九顆北斗導航衛星,將與此前發射的4顆北斗三號導航衛星一起組網運行。 短短一個月內,先后兩次“一箭雙星”發射,4顆北斗衛星被成功送入太空。這是進入2018年以來,長征系列火箭完成的第七次成功發射。43天7次發射,平均不到一周實施一次發射,這是今年長征系列火箭高密度發射的一個縮影。 今年發射密度再創新高,“流水線”式火箭生產總裝方式有望成真 此次兩顆北斗三號衛星,仍在有“北斗港”之稱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從2000年開始,作為目前唯一能夠發射北斗衛星的發射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先后共執行了27次北斗發射任務,順利將包括4顆試驗衛星在內的33顆北斗衛星送入太空,發射成功率達到100%。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黨委書記董重慶介紹說,這次北斗發射任務,是2017年我國航天重啟發射以來,到今年春節前高密度發射的收官之戰,是確保今年構建北斗三號基本系統的關鍵之戰,也是西昌發射場年后14次發射的奠基之戰,前后關聯、影響重大。發射時間臨近春節,場區氣溫較低、高空風較大,對燃料加注、火箭飛行影響較大。 2018年,西昌計劃執行17次發射任務,創歷史新高,其中北斗任務計劃10次發射。 北斗三號衛星發射使用的是長三甲系列火箭中運載能力最大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主要用于發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其運載能力達到5.5噸,是我國用于商業衛星發射服務的主力火箭。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透露,今年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預計將執行以北斗衛星組網、嫦娥四號探月為代表的35次發射任務,發射密度將再創歷史新高。 在2018年的35次火箭發射中,有“金牌火箭”美譽的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和長征二號丙火箭將分別有14次和6次發射任務,占全年發射次數的近60%。 長三甲系列火箭由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乙和長征三號丙火箭組成,長征三號乙是在長征三號甲的基礎上,多捆綁了4枚助推器。 據隸屬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總指揮岑拯介紹,長三甲系列火箭全年14次發射任務有10次將發射北斗導航衛星,其中8次將以“一箭雙星”的方式發射。而對于長三甲系列火箭來說,高密度在后續幾年里將會成為常態。“從2018年到2020年,長三甲系列火箭預計將執行40次發射任務,任務非常飽滿。”岑拯說。 根據規劃,在2018年底前,北斗三號將建成18顆衛星的基本系統,具備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的能力。這18顆衛星將全部由長征三號甲系列來發射完成。 長三甲系列火箭一年14次發射,接近我國去年全年全部火箭發射的總和。“高強密度發射既是急難重的挑戰,同時也是提高應對任務能力的機遇。”長三甲系列火箭總設計師姜杰說。 從全年的發射計劃看,長三甲系列火箭平均26天就要進行一次發射,而且生產現場通常是同時有2到3發火箭并行開展工作。因此,研制團隊創新提出了“去任務化”的管理方法。 之前的火箭研制和生產通常都是圍繞一次具體的發射任務進行生產、總裝。岑拯說,“去任務化”意味著單級火箭、單發火箭完成總裝后,可以靈活調整其承擔的發射任務,只要衛星和火箭接口保持一致,針對具體任務調整軟件即可滿足發射任務需求。未來“流水線”式的火箭生產總裝方式有望成為現實。 同樣有“金牌火箭”之稱的長征二號丙火箭也將在2018年迎來最強考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二號丙火箭總指揮肖耘說,“今年長二丙火箭預計將有6次發射任務,分別將在酒泉、太原、西昌三大發射場發射,技術狀態復雜多樣,這對研制團隊將是極大考驗。” 這也是長二丙火箭在1999年完成銥星發射任務后,時隔19年將重新返回國際商業發射服務市場。 |
相關閱讀:
- [ 02-13]發射次數將再創歷史新高!2018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三大看點
- [ 02-13]長征箭指“超級2018”,全年將發射35次
- [ 02-12]發射次數將再創歷史新高!2018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三大看點
- [ 02-12]俄羅斯“聯盟-2.1a”火箭發射推遲至2月13日
- [ 01-19]長征十一號“黑鎧甲”:先進復合材料高強度整流罩
- [ 01-11]揭秘導彈勁旅:這支火箭軍部隊為啥能“百發百中”
- [ 01-10]火箭軍某導彈旅:20余載枕戈待旦 100余次長劍飛天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