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在重慶北火車站進站口等待的乘客。中新社記者張浩 攝 中新社重慶2月14日電 題:火車站里的“廁所革命”:30平方米的改變見證春運之變 中新社記者 韓璐 30平方米,這是王蘭工作場所的面積。 每天,當重慶北火車站迎來第一批旅客之前,王蘭就已經開始工作。她的崗位,是重慶北火車站北廣場一樓候車廳女廁所的保潔員。 作為重慶目前客流最大的火車站,春運期間,重慶北火車站每日客流均超過10萬人。其中,始發多趟高鐵動車的北廣場客流占到總客流的三分之二。 王蘭所負責的一樓候車廳東側2號女廁所,有13個蹲位、6個洗手池、1個兒童洗手臺、4面鏡子、1個衛生紙筒,1個烘手機。 “藍色的抹布只擦洗手池臺面,棕色的擦蹲位門板隔斷。拖完地要用烘干機把地上吹一下,長竹夾子用來夾廁所間垃圾桶廢物……”13日,仍在堅守崗位的王蘭向中新社記者展示著她的工作流程:“像(廁所)蹲位里的垃圾桶堆到一半了,就得往這個黑色大垃圾袋里倒。如果有旅客把排泄物濺到蹲便器外側,就得用這個強力去污刷馬上清理,不然會越積越多。” 春運期間的火車站衛生間似乎永遠處在“高峰”狀態,來來往往的人沒多久就在王蘭拖干凈的地板上留下鞋印。“現在做保潔員和以前不一樣,光有蠻力沒用。”王蘭說,火車站一天客流太大,得學會“取巧”。 “拖地的時候要注意每個隔間,如果旅客使用時間比較長,就要做好清理準備。”王蘭說,清理的時候還要看一眼紙簍,“只有越干凈,旅客在使用時才會越愛護。” “現在火車站的廁所都這么好了?像機場的廁所一樣干凈。”聽到有旅客表揚廁所環境好,王蘭笑了笑,覺得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肯定”。 “很多人一年就回家一次,讓他們帶個好心情回家挺好的。”王蘭告訴記者,十年前自己也是“春運大軍”的一員。“那個時候春節回家,一路我都不敢吃東西,連水都不敢喝多。怕上廁所啊!”王蘭回憶起曾經春運的“回家路”,直言“太糟糕”。 “好不容易到了火車站拎著大包小包排隊上廁所,結果廁所地上都是水,又怕把行李弄臟了。只能忍著等回家再上(廁所)。”王蘭說,三四天不上廁所成了那些年回家路上的“常事”。 “現在回家都是高鐵了,大家的素質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很多年輕人,愛干凈,還會給我說‘謝謝’。”王蘭告訴記者,雖然不時也會遇到一些旅客亂吐亂丟,“但人有三急,也可以理解。打掃了就好了。” 王蘭工作的這30平方米的改變,見證的是中國春運之變,時代之變。 “今年春運我們對重慶車站管內所有的廁所都實行了專人專管,除了每個廁所配備一名保潔員,還開展了‘雙所長’制,由車站領導監督巡視。”重慶車站站長楊七零告訴中新社記者,在重慶車站的“廁所革命”中,要求每個衛生間都要做到“隔斷無塵、地面無渣、臺面無水漬、池內無頭發”。 楊七零提到的“廁所革命”,是中國近年來的一場由旅游業擴展到各行各業的廁所建設和管理行動。2018年春運,中國鐵路總公司開展推進鐵路站車廁所衛生達標活動。加強廁所軟硬件建設,做到站車廁所配置合理,備品齊全,環境干凈整潔成為中國鐵路總公司春運期間的重點工作之一。 “廁所是出行旅途中躲不掉的場所,在春運期間使用頻率很高。”楊七零說,只有在這一塊做好了,才能讓旅客出行的美好體驗落在實處,“讓每位旅客都輕松高興地回家過年。”(完)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