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又一年,這個黃金時代能否被超越?
2018-02-14 13:13:54? ?來源: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六、商業變現:全渠道與新內容 2017年,無論電視臺還是視頻平臺,都在紀錄片上砸了重拳,在數量和質量上十分可觀。去年11月,騰訊視頻與BBC聯合出品的《藍色星球2》創造了全球收視紀錄,上線2集突破1億,6周后破2億,豆瓣評分更是達到了9.9分,實際上,作為騰訊視頻的六大內容品類之一,其近年來不斷在紀錄片發力。與國際廠牌合作,引進BBC、國家地理頻道、ITV、美國歷史頻道等十多家播出機構的國際紀錄片,并上線了《舌尖上的中國》、《鳥瞰中國》等國內紀錄片內容。 17年底,騰訊視頻在其紀錄片發布會上宣稱,2017年他們對于紀錄片的投入是“過去數年的總和”,而2018年該筆投入預算將是2017年的一倍,還將從海外購買成片轉向內容創投,打造屬于騰訊視頻的紀錄片IP。比如騰訊視頻與著名紀錄片導演陳曉卿共同研發的“風味”系列IP——自制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風味原產地》《風味實驗室》將于2018年登陸騰訊視頻。在探尋中國各地豐富物產的同時發掘食物背后的人文故事。 其他視頻平臺也在逐漸加碼紀錄片。愛奇藝在去年11月份就宣稱自己已打造出“中國最大規模的紀錄片內容片庫”,并且已經和BBC、CNEX、Discovery、Netflix等全球知名紀錄片出品方建立起合作關系,并推出了紀錄片領域會員付費模式。優酷在去年也推出“開計劃”,并推出《了不起的匠人》等多檔網生紀錄片,頗受歡迎,并開始嘗試用戶付費的方式來將紀錄片商業化。無論是內容還是渠道,事實上,通過運營手段讓紀實內容在社交媒體上變成爆款,變現和放大品牌價值,才是真正屬于紀錄片這個行業的興奮點。 讓紀錄片與資本接軌、實現內容的產品化升級?!恫杞缰袊穲F隊本著做一部“可以喝得到的紀錄片”的理念,將紀錄片成果實際地展示給觀眾,從第一集播出之后,推出了《茶界中國》官方茶禮盒?!恫杞缰袊愤@樣的模式,將是今后商業紀錄片的創新方向的開口。即考慮把視覺向其他感官轉變。同時,產品初期結合了京東眾籌等平臺,在創作和商業上都達到了完美平衡。 《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的商業變現,除了傳統to B的品牌贊助與推廣,還在to C端進行積極的探索。上一季“邊播邊買”的互動電商模式將得到保留,新一季入駐阿里旗下的“極有家”家居平臺,打造貼合內容的手工藝產品。同時,制片方還成立了內容運營團隊,探索節目內容在音頻、圖書等多媒介渠道的開發與銷售,這些都是在節目內容本身之外發散的種種商業變現的可能。 另一部探索多媒介渠道銷售的紀錄片《百年巨匠》?!栋倌昃藿场废盗袇矔鳛楦哐潘囆g進校園的教材,連續兩年被教育部、文化部、財政部發放到全國近300所承接國家級藝術院團和優秀地方藝術院團演出的高校。 另外,視襲影視與《三聯生活周刊》旗下新媒體品牌“松果生活”合作,打造生活美學引領行動“未來生活家”,用線上影像和線下活動的方式,聯結傳統記憶與現代理念,找到50個“未來生活家”,隨他們一起探索中國人的生活美學。兩大品牌還將共同制作50支微紀錄片、舉辦10場線下活動并開展1場年度生活節。至此,《傳家本事》已不僅僅是一檔紀錄片。 七、平臺力量:跨界融合擴大朋友圈 每一部紀錄片都是一個“加”的過程,紀錄片加廣告是最直接的關系,跨界對每個內容創作者、每個內容創作團隊都可能帶來更快、更直接的收益。 2017年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市場論壇上,紀錄片的產品運營、市場創新,包括產業化開發都被當成了一個新的思路和價值變現的著眼點。4K技術的展示、B站等新媒體機構的深度參與,讓人們看到了跨界的力量,看到了紀錄片與商業市場的邂逅和戀愛。 在融媒體的環境之下,“跨界”成為紀錄片行業的高頻詞匯,融合的理念體現在從創意、制作、平臺到傳播的各個環節。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四川電視節等紀錄片活動開始專注紀錄片產業鏈條中的前采、版權、音樂等具體環節的解決方案,為這個行業提供寶貴經驗與模塊化的產業支持。 2017年,第二屆新鮮提案真實影像大會在蘇州東山紀錄片小鎮舉行,大會致力于打造真實影像跨界峰會?;顒悠陂g,30位決策人和40位跨行業國內外的制作人員、投資人、機構代表面對20組來自全球的真實影像提案,與提案人進行全方位溝通,探討投資、合拍、發行與項目開發的各種可能性。據了解,有提案在大會找到了數百萬的投資、有提案走向了國際融資市場、有提案制作完成在國外主流機構播出。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在文化和產業間的橋梁作用日益凸顯,跨界理念生根落地,甘肅省產生了一批體驗式、參與式、再現式的“文化旅游”跨界合作的場所,這些文化產業亦將成為整個甘肅創意文化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紀錄片在傳播的過程中,視頻網站的傳播和央視、衛視的紀錄片播放平臺形成多方的互動和協同。這讓紀錄片從題材選擇到內容創作,再到平臺運營,考慮的內容都更加豐富。在紀錄片走向大產業時代的路上,跨界融合并非簡單的平臺融合,更是思想的融合,紀錄片行業節展為紀錄片跨界提供了高效、快速、便捷的專業支持。 八、2018:續寫2017年紀錄片新時代傳奇 黨的十九大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這個新時代,中國正經歷著歷史性變革,改革發展將使中國社會發生深刻變化,給紀錄片工作者提供了豐富的創作資源。同時,近年來,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逐漸加大紀錄片扶持力度,鼓勵國產紀錄片精品創作,推動紀錄片產業發展,發現并培養優秀紀錄片人才。 時任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現任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慎海雄曾在2016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開幕上的講話提到,紀錄片是國際文化交流認同度比較高的語言,是對歷史的一種藝術的再現。紀錄片獨特的思想內涵、文化品位和藝術魅力,越來越受到觀眾的喜愛。 廣電總局將在題材規劃、資金扶持、播出調控、人才培養、市場引導等多個方面出臺強有力的扶持政策,為廣大紀錄片人投身現實題材創作開辟更大的舞臺和空間。例如,總局于2015-2017年分三年時間持續開展的“百人百部中國夢短紀錄片扶持計劃”就意在發現并培養優秀紀錄片人才?!半p百計劃”開展以來,先后于2015年和2016年推出了34部和32部優秀短紀錄片,2017年再度推出35部優秀作品,中央電視臺《我是創客》、廣東廣播電視臺馬志丹工作室制作的《絕壁長廊——鑿出來的幸福生活》《〈我們的青春2〉——四十年·十四人》、北京三多堂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創作的《我的時代和我》等優秀作品脫穎而出。 在2017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總局副局長田進宣布啟動“記錄新時代”工程?!坝涗浶聲r代”工程將動員、引導廣大紀錄片人投身火熱時代,投身火熱生活,拍攝更多、更好的現實題材作品,真實記錄新時代中國改革建設發展的壯闊歷程,充分反映新時代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實現民族復興的昂揚之氣。而如何做好新時代的記錄者,如何實施好“記錄新時代”工程,成為紀錄片人在新時代面臨的新命題。 2018年必將成為不平凡的一年,為了那些無比珍貴的故事,讓我們做新時代的記錄者。(張延利)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