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17日消息 (記者侯艷)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新春報道《央廣求證粉碎謠言》回顧去年流傳在各個領域的謠言,厘清傳言背后的真相。 “滴血驗癌”是不可能實現的技術手段 2017年的《央廣求證》播出了兩篇有關所謂滴血驗癌的報道,一條是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羅永章團隊自主研發出了一種專門檢測熱休克蛋白90α的試劑盒。患者只需取一滴血,即可用于癌癥病情監測和治療效果評價”。另一條是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博士常寧率領的科研團隊運用光子晶體微球技術,設計出一款自動化檢測儀,通過一滴血,就可完成12項癌癥的早期篩檢。這兩條新聞都被媒體報道為“滴血驗癌”的重大突破。 羅永章團隊的突破意義在于,他們在全球首次發現了分泌到血漿中的熱休克蛋白90α和細胞內熱休克蛋白90α的分子差異,首次證明了人血漿熱休克蛋白90α是一個全新的腫瘤標志物,并自主研發的一種專門檢測熱休克蛋白90α的定量檢測試劑盒,只需患者一滴血的采血量,即可用于癌癥病情監測和治療效果評價。浙江省腫瘤醫院蘇丹教授肯定了這項成果:“羅教授團隊的優勢就是把蛋白重放出來,做了很好的試劑盒,這個試劑盒通過了大樣本、大人群的驗證,應該來說是我們中國患者的福音。” 據介紹,臨床使用的以血液為檢測對象的有將近20種腫瘤標志物,腫瘤標志物是提示患者罹患癌癥風險的重要依據,但并不是說腫瘤標志物高,就一定是癌癥,反之亦然。也沒有一種血液標志物,能百分百地診斷腫瘤,腫瘤標志物不能代替病理學診斷,而像常用的CT檢測也不能百分百的診斷,這都是臨床診斷的輔助手段。 蘇丹解釋說:“他們的檢測可以幫助臨床醫生來判斷患者的療效,比如有些患者可能做了治療之后,可以通過腫瘤標志物來看治療的效果怎么樣,而且可以幫助判斷患者是否有復發,這個標志物臨床的意義是非常明確的。但是如果僅憑這個標志物的檢測能夠幫助健康人群診斷腫瘤的說法有一點不嚴謹。” 從這個意義上說,“滴血驗癌”并不準確。而東南大學學生常寧團隊研發的光子晶體微球自動化檢測儀,只需要一些血液樣本,就可以完成對12種常見腫瘤標志物的檢測。而整個檢測過程,只需5到10分鐘。但是常寧本人稱,將自己團隊的成果概括為“滴血驗癌”是不嚴謹的。“采血量是依據檢測的要求來決定,可能是50微升、10微升,或上百微升,所以‘滴血驗癌’這樣講是不嚴謹的。我們在儀器檢測過程中檢測的是腫瘤標志物,而腫瘤標志物和癌癥之間是完全不同的。我們檢測的是腫瘤標志物的濃度,而腫瘤標志物濃度與癌癥之間的關系可能需要醫生,或者更為權威的人士去確定。” 受訪專家都表示,目前“滴血驗癌”是不可能實現的技術手段。江蘇省腫瘤醫院臨床腫瘤實驗中心吳建中教授表示,無論什么指標,目前都不能代替病理學診斷。“現在腫瘤診斷的金標準還是靠病理,包括影像學當中看到的早期肺癌,或者其他看到的一些腫瘤。” 艾滋病“馬賽克疫苗”不能阻止艾滋病發展 2017年,一篇有關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疫苗,也就是艾滋病病毒疫苗研究進展的報道在網絡引發關注。報道稱某公司“宣布了全球首次HIV疫苗人體臨床試驗結果,結果顯示,被試志愿者對HIV疫苗耐受性良好”。事實果真如此嗎? 2017年7月,在法國巴黎召開了第九屆國際艾滋病協會艾滋病科學會議。會上,美國強生公司子公司楊森制藥公司以口頭報告的形式對外宣布,在一項早期臨床試驗中,他們測試了一款針對艾滋病的“馬賽克疫苗”,結果顯示393位健康志愿者100%地出現抗體反應,而且有較好的耐受性,也就是沒有明顯副作用。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表示,從醫學角度來看,如果是對其他疾病來說,產生抗體的含義可能有三點,一是感染了某種病原微生物;二是已經康復了;三是不會再感染或感染但不會發病了。但是對于艾滋病來說,情況很復雜,“這個抗體產生不代表感染艾滋病康復了;不代表艾滋病毒進入人體不再感染了;也不代表不會向艾滋病的疾病進程繼續發展,也就是說不能阻止艾滋病的發展。” 針對媒體報道的該疫苗讓受試者“抗御艾滋病效果明顯”的說法,多名該領域專家學者和記者查閱了相關信息后發現,這組數據并非來自此次人體臨床試驗,而是之前的一次動物試驗。 艾滋病臨床專家、北京協和醫院感染科主任李太生表示,不應把兩組試驗數據混為一談。“猴子和人差別太大了。不懂的人一看100%和94%。疫苗來講,最重要是保護率。這個抗體關鍵有沒有保護性作用,是不是綜合性抗體,尤其有沒有產生特異性的細胞免疫。疫苗從1986年開始,做了有30年了,沒有一個有效疫苗。” 艾滋病病毒疫苗,離我們還有多遠?吳尊友表示,這不好預測,但從目前全球研究來看,他預計5年內不會出現。 |
相關閱讀:
- [ 02-14]節前食品謠言短視頻流傳 網絡辟謠平臺為您辟謠
- [ 02-13]網傳長沙松雅湖發生命案 警方辟謠只是拍“微視頻”
- [ 02-13]河北廊坊官方辟謠余震傳言 廊坊市區秩序井然
- [ 02-12]微信問候圖片暗藏釣魚程序?民警辟謠:僅有圖片文字無法騙財
- [ 02-11]深圳新能源號牌要等到年后?加急請交錢?辟謠帖來了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