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網購年貨,自主選座,叫上一份外賣,“輕裝”出門,坐上飛馳的高鐵,連上WIFI,下單除夕年夜飯,搶紅包,網上拜年……這不是劇情,這是現實,發生于2018年初的中國社會。 時代巨變,人們迎接、度過中國古老節日——春節的方式也在不斷嬗變。2018年2月13日起,中新網推出系列策劃《春節十景》,力圖通過你我之于春節的點滴變化,勾勒中國社會圖景的巨幅變遷。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18日電 題:【春節十景】不再固守于“在家守歲” 國人春節上演另類團圓 記者 種卿 隨著國人消費水平升級和思想觀念轉變,春節被過出了諸多新花樣。比如,“一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的反向探親模式;再如,體味異國、異地年味的旅游度假迎新春;以及,不強求大團圓、鐘愛小團圓的休閑式過年……2018年春節,你選擇了怎樣的過年新方式? 春節將至,各地高速公路迎來大批車流。 中新社記者泱波 攝 反向探親 “錯峰的悠閑經歷了才懂”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人選擇“反向探親”的新方式,不再搶票返鄉,而是將家人接來自己生活的大城市歡度春節。 “年前兩個月,就給父母買了從東北老家來北京的火車票。”80后的常萌萌(化名)自本科畢業就在外打拼,去過南方、最終落腳北京,已連續三年沒回老家過年。 她最怕的不是長途奔波,而是讓人揪心的走親戚。她說,自從把父母接來北京過年,每年至少能躲開近一萬元的壓歲錢和份子錢。 “不用想買啥東西給哪個親戚,無需盤算給小輩多少壓歲錢,沒必要應對親戚沒完沒了的發問,真是輕松超多。”常萌萌說,在北京過年,時間都是自己的,假期里還能帶父母逛廟會、游京城。 “反向過年”躲過的不只是走親戚,更多還是避免了春運返鄉大潮的舟車勞頓。 據國家發改委預計,今年春運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9.8億人次,如此龐大的“遷徙大軍”給出行安全、便利性都帶來了極大挑戰,從“能回家”到“舒適回家”的進階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所在事業單位不會早放假,回老家的話都是搶除夕前一兩日最熱門時段的高鐵票,用過搶票軟件、找過黃牛,實在不行就買近乎全價的機票。”常萌萌深知,搶到票只是返鄉路的第一步,打包行李、擠火車、乘大巴、再打車,從早折騰到晚,到家已是精疲力盡。最可怕的是,返程又是一次重演。 相比之下,“反向過年”既是人們對交通出行和經濟壓力的重新考量,也折射了中國民眾“過年”的傳統習俗和觀念正在改變,春節不再固守于“在家守歲”,異地團聚、走出家門旅行過年同樣也是一種團圓。 |
相關閱讀:
- [ 02-17][視頻]【春節海采·你在哪里過年】身邊的變化 心中的自豪
- [ 02-15]【家國網聚·網絡旺年】以春節的名義,拉近家的距離
- [ 02-15]今年春節比去年“晚到”19天 是未來7年內最晚春節
- [ 02-15]述評:春節,吹向世界的“中國風”
- [ 02-14]漲知識!除了吃餃子,春節還能這么過
- [ 02-14]中國“年味兒”飄香世界 華僑華人擴大春節海外影響力
- [ 02-14]福建省春節團拜會舉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