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報告共分十三個部分,其中第七部分“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明確提出,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 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特別推出“走進新時代 文化新傳承”系列評論,從“堅定文化自信”“繼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重視傳播手段,講好中國故事”“推動文藝創新”“加強文藝隊伍建設”等不同角度,對黨的十九大報告進行相關解讀,以饗讀者。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文化自信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強調“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增強文化自信是實現文化自覺和文化自強的重要精神力量,對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堅定文化自信是實現文化自覺的基礎,實現文化自覺是實現文化自強的前提。只有不斷增強文化自信,才能通過增強文化自覺,最終實現文化自強,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第一,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基礎。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國家或政黨對本民族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價值的積極認同、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是對自身文化及其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發展、飽受挫折又不斷浴火重生,都離不開中華文化的有力支撐;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發展歷程中,每個歷史時期都留下了無數不朽作品,它們共同鑄就了中國文化燦爛多姿、豐富多彩的長河。中華民族創造的如此輝煌的文化成就,為中華兒女堅持文化自信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堅實基礎。博大精深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當代先進文化形成和發展的基因和命脈,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當代中國精神的內在靈魂。正是這些寶貴的文化和精神資源,鑄就了中華民族持久而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滋養著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構成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創新發展的精神動力。正因為如此,習近平總書記才反復強調“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他還把增強文化自信和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提到同樣重要的戰略高度,強調指出:“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沒有文化自信的民族、一個拋棄或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會不斷上演一幕幕歷史悲劇,給國家和民族帶來無窮的災難。 第二,堅定文化自信是為了提升國民的文化自覺。文化自覺是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礎上的,一個國家的國民對自己的文化越自信,表現出來的文化自覺就越強。文化自信是促進文化發展的心理和精神基礎,但人們僅僅滿足于對自身文化的自信是遠遠不夠的,堅定文化自信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提升國民的文化自覺,即讓國民不斷提升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揚黨的革命文化和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防止因外來文化的沖擊或個別人對自身文化缺乏自信而阻礙或影響人們對發展中華文化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人人對中華文化充滿自信,才能不斷激發大家的文化自覺,確保中華文化在跟隨時代和社會發展過程中永葆青春、永葆活力。 第三,提升國民文化自覺是為了實現文化自強。增強國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從根本上來說還是為了實現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自強。這就是說,提升國民的文化自覺也不是最終目的,我們強調增強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覺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文化自強,也就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習近平之所以把堅定文化自信與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到一起,其目的也正在于此,習近平指出:“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他強調要“從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高度,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堅持文化自信,弘揚先進文化,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朝著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不斷前進”。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又把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升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強調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不可能“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習近平關于文化自信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可以看出,增強文化自信的目的就是為了通過強化全體國民的文化自覺,進而增強我們的文化自強,建設我們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文化自信、文化自覺、文化自強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它們彼此有別,但又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共同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實踐過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條件下,不斷增強全體國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牢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
相關閱讀:
- [ 02-18]云南麗江 體驗民俗活動 歡度文化春節
- [ 02-18]《了不起 新時代》:書香中國 文化自信
- [ 02-18]海南:文化大餐過新年
- [ 02-18]四川成都:讓年過得更有文化味兒
- [ 02-18]林則徐紀念館舉行2018春節文化惠民活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