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2月19日電 題:養老社區的春節:中國養老觀念新變革 這個春節,家住北京的張華切實體驗到了“保姆荒”。保姆請假回家過年,張華放下手頭一切事情來照顧癱瘓在床的父親,仍覺得力不從心。在朋友的推薦下,她帶父親來到一家提供短期照護服務的醫養結合養老社區。這樣的社區短期照護服務不僅有專業護理,還有豐富的文娛活動,“父親既得到了照顧,也不會寂寞,反而比在家里生活更多彩了?!?/p> “醫養結合”是指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相結合的一種養老方式。其中,“醫”包括醫療康復保健服務,具體有醫療服務、健康咨詢服務、健康檢查服務、疾病診治和護理服務、大病康復服務以及臨終關懷服務等;“養”包括生活照護服務、精神心理服務、文化活動服務等。 據泰康之家·燕園養老社區負責人介紹,2017年春節,在以“醫養結合”為特色的該社區,有560名老人入住。2018年春節,留在社區過春節的老人明顯比去年增多。 75歲的王大鵬(化名)已是第二次留在該養老社區過年了,“有人覺得留在養老社區過年很凄涼,這種想法存在誤區。”王大鵬說,在養老社區過春節,既有兒女陪伴,還有社區的朋友在身邊,除夕當天所有人聚在一起,比在家里還熱鬧。 為了讓居民充分感受濃濃的年味兒,春節期間,該社區還會準備豐富的文娛活動,邀請老人和子女共同參加。比起在家過年時單調地看電視、吃年夜飯,王大鵬對這些活動贊不絕口,“以往孫子、孫女雖然人回了家,但注意力都在手機上,和我們這些老人也沒什么交流。”現在王大鵬經常和孫輩一起參加社區組織的剪紙、做手工、貼窗花等活動,他和孫輩之間也更親近了。 省時省力是老人們選擇留在社區過年的另一大理由。對于大部分老人來說,子女工作都很忙,難得過年能休息,他們也不忍心讓孩子們為了一頓年夜飯勞心勞力,“我們年紀大了,飲食上需要注意的比較多,孩子們在做年夜飯時難免有很多顧慮?!?2歲的周美鳳(化名)表示,養老社區的營養師會根據老人們的身體狀況合理搭配美食,保證營養均衡。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養老觀念也逐漸發生了變化。一反以往對于“過年回家”的狹隘定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為,“家”代表的不單單是一幢房子,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王大鵬回憶,去年他說想留在養老社區過年,兒子還和他吵了一架。今年兒子主動問他養老社區有什么活動,能不能在社區里訂年夜飯。 中國國家統計局2018年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末中國大陸60周歲及以上人口約2.41億人,占總人口的17.3%,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58億人,占總人口的11.4%。 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边@成了未來中國養老事業的指引。 |
相關閱讀:
- [ 02-16]北京:養老中心里的別樣除夕
- [ 02-14]龍巖紅炭山健康養老基地項目簽約
- [ 02-12]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建設將提速 利好資本市場
- [ 02-09]長江養老:發揮數字化優勢,助力職業年金事業發展
- [ 02-09]養老服務市場全面放開進入關鍵年 一攬子支持政策或加快推出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