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www.k618.cn中央新聞網站)西安2月20日電(特約記者 楊飛)傳統文化呈異彩,狗年春節年味濃。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關于“年”的文化更是絢麗多彩。狗年春節期間,各地多種形式活動就將傳統文化播撒到了更多人們心里,激發了文化創新創造的活力。 扮靚美美中國年,過個快樂文化年。狗年春節期間,買年畫、貼春聯、剪窗花、栓吊掛、蒸年糕、備年貨、包餃子、吃湯圓等等,這些難忘的春節“元素”就駐在人們心里;耍獅子、舞龍燈、扭秧歌、踩高蹺、雜耍諸戲等等,也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氣氛。 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民俗文化能夠增強民族認同強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春節也是各種民俗活動最豐富的節日。比如,守歲、吃團圓飯、創作生肖紀念品等都一代代傳承至今,能夠讓人們重新認識、感受蘊藏和流淌在民族血脈中的傳統文化。 文運與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狗年春節,人民群眾也感受到了新時代撲面而來的文化惠民氣息。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關于“年”的文化一代一代地傳承,也足以表明中華文明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就如這紅彤彤的燈籠,每一年都是“年”的標志性符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澳辍边^得紅紅火火,傳統文化氣息無處不在,其背后還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文化若水,流淌不息的精神激流;文明如山,矗立永恒的民族坐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這個春節,無處不在的傳統文化氣息就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精神、中國風格、中國氣度和中國自信。 |
相關閱讀:
- [ 02-20]【新春走基層】古老山寨換新貌 阿卡人民笑開顏
- [ 02-20]【新春走基層】云南孟連牛油果之鄉探尋脫貧增收新路
- [ 02-20]新春走基層:歡樂祥和過大年
- [ 02-20]新春走基層:文明節儉倡新風過新年
- [ 02-20]新春走基層:文明節儉倡新風過新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