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2月20日電(記者劉璐)“一年四季都是這樣,早上七點把牛放出來,天快黑的時候再把牛趕回家去。”內蒙古正藍旗黑城子示范區國營農牧場牧民陳林放牧路上說。 黑城子位于錫林郭勒盟南部,北靠正藍旗,東鄰多倫縣,西接太仆寺旗,南與河北省沽源縣接壤??偯娣e2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萬畝,草地30萬畝,有蒙古、漢、回、滿4個民族。 陳寶1976年出生在黑城子牧場,曾經的黑城子為國營農牧場,1984年黑城子國營農牧場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下,將所屬牧場的牛、馬、羊和土地按工齡、級別分到了國營牧場工人的手里。“年輕工人會分5頭牛再加一頭兩歲牛犢,老工人會分十多頭。”陳寶姐姐陳香告訴記者,現在弟弟手里的牛都是當年牧場分的牛繁衍的。 而今陳寶手里經營著5頭大牛三頭小牛,“年后還會下兩頭?!?/p> 冬天的內蒙北風呼嘯百草凋零一片肅寂,牧民為應付凋敝時節,都會為牛準備牧草,“今年牧草每噸1100元,一頭牛冬季大概會吃掉兩噸草。”陳香說,近年的牧草價格越來越高,幾年前一噸牧草500元。 陳寶算了一筆賬,家里有5頭需要喂草的大牛,一頭牛吃兩噸草,5頭牛就需要10噸草,照這樣算下來一個冬季,陳寶買草就需要花費11000元。 下午四點陳寶和愛人向自家的草場走去。圖片未來網記者劉璐攝。 陳寶說自家草場是1989年分到手里的,大概有30多畝。陳寶家草場中的牛。未來網記者劉璐攝。 陳寶把臥在地上的牛趕起來,趕向回家的方向。未來網記者劉璐攝。 回家的路上,陳寶和愛人走在旁側,任牛自己往前走,“都認識回家的路,不用管它們。”在陳寶看來,牛不僅僅是牛,更像家中的一員,牛吃草、飲水、生病、繁衍都需要操心,牛的每個動作陳寶會非常留意。未來網記者劉璐攝。 到家后,陳寶打開牛圈,讓牛進去。黃牛安靜的在一邊等候。未來網記者劉璐攝。 進到院子里面,劉寶開始放水飲牛,在草場呆了一天的牛見到水顯得非常迫不及待。未來網記者劉璐攝。 大牛給小牛哺乳,陳寶說小牛是在2017年年末生的,由于太小,小牛不會隨大牛到草場,而是在家里等待媽媽回來,擔心家里的小牛被餓壞,所以現在陳寶會提前把大牛接回。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