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個違規小程序封停 今年年初,一些售假賣家悄然“傍”上了微信小程序,不少用戶真假難辨,中招者不在少數。從交通出行到電商購物,小程序已滲透多個應用場景,卻也成為個別違法違規者的藏身之所。除了售假販偽,有的還利用小程序暗地開展涉黃涉賭活動,有的則利用監管漏洞開展惡意營銷和違規經營,嚴重損害用戶權益。 2月,微信官方發布公告稱:已對涉及假貨高仿、色情低俗和違規“現金貸”等超過2000個小程序,進行永久封禁處理。然而,要真正清除小程序中暗藏的毒瘤,仍待平臺方同監管部門、用戶受眾等形成更為有效的合力。 開發門檻低—— 違規者盯上小程序 今年1月,一款名為“同住酒店拼房”的小程序打出“床位共享”的噱頭,引發爭議。在其頁面中,用戶不僅可以看到他人發布的拼房信息,也可自行發布日期、位置、價格等拼房需求。看似煞有介事,然而由于對使用者缺乏嚴格審核,加之宣傳中使用“異性拼房”等暗示誘導性話語,不免讓人質疑其存在涉黃之嫌。就在日前,湖南長沙市公安機關對一處涉嫌利用小程序公開招嫖的涉黃場所進行查封。 登錄即送5000枚金幣,猜中大小就能贏取金幣,還可兌換最新款某品牌手機……除了非法涉黃,還有違法小程序以“拼手氣、贏獎金”為幌子,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非法賭博活動,有網友因一時貪財沉溺其中,甚至不乏“越玩越輸、越輸越玩”者。 小程序為何屢屢被違法違規者盯上?“小程序無需下載、即用即走的優勢有目共睹,但這種優勢一旦被有心人利用,某種程度上也會成為一種‘天生缺陷’”,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由于小程序在人際傳播中的快速性和隱匿性,既容易成為非法活動者假借的幌子和偽裝,同時也給有關部門開展有效監管增加了難度。 《2017微信數據報告》顯示,截至去年9月,微信平臺已發布小程序覆蓋的服務類目涉及超過20個行業大類,涵蓋超過200個行業細分類目。一方面,小程序正向越來越多的生活應用場景滲透;另一方面,不少質量參差不齊、資質欠缺涉假的小程序也成為用戶的煩惱。 在電商平臺輸入“小程序開發”,結果中提供小程序定制開發的店鋪多種多樣,制作費用一般在100元至400元不等。相對較低的開發成本和門檻,讓不少渾水摸魚者趁機進場。 “任何一種產品在發展初期都會經歷‘成長的煩惱’,小程序也不例外。”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常江表示,小程序較低的進入門檻方便了用戶和開發者,卻也不可避免地滋生低俗違規現象,“隨著小程序的日益普及,監管審核力度也應升級。” |
相關閱讀:
- [ 04-19]榕銀行紛紛推出微信小程序 功能簡單只側重某一業務
- [ 02-22]黨員干部過節搶微信紅包是違紀嗎? 紀委解答
- [ 02-22]移動支付為節日減負 支付方式變了但年味不丟
- [ 02-15]列車員微信組群幫旅客“搶票”溫暖你我 方便大家
- [ 02-12]微信問候圖片暗藏釣魚程序?民警辟謠:僅有圖片文字無法騙財
- [ 02-10]男子頻繁建微信群賭博 非法獲利百萬
- [ 02-09]網絡賭博團伙為躲追查耍花招 兩天換個微信群照樣落網
- [ 02-08]福建莆田:破除陋習 婚事新辦
- [ 02-08]打擊微信謠言需精準治理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