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3.49% 2017年,我省繼續放寬大中城市落戶門檻,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精簡申領城鎮戶口手續,積極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調查顯示,全省城鎮常住人口3345.7萬人,比上年增加124.7萬人,增長3.87%。 2017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3.49%,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超出我省“十三五”規劃中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預期年均增長速度0.4個百分點,反映出我省空間發展格局進一步優化,城鄉發展趨于協調。 合肥常住人口接近800萬人 全省16市中,阜陽常住人口最多,達809.3萬人;其次是合肥796.5萬人;宿州和亳州兩市人口超過500萬,分別是565.7萬人和516.9萬人。常住人口最少的三市是銅陵、池州、黃山,分別是160.8萬人、144.9萬人、138.4萬人。 從變化上看,阜陽人口增長最多,為10.2萬人,合肥增長9.6萬人。另外,亳州增長6.5萬人。而銅陵、池州、黃山三市常住人口增長低于1萬人。從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看,全省有9市城鎮化率高于全省水平。其中,合肥城鎮化率最高,為73.75%,是唯一超過70%的市。蕪湖、淮北、淮南緊隨其后,城鎮化率在60%~70%間。安慶、六安、阜陽、宿州和亳州5市城鎮化率低于50%,亳州全省最低,為39.77%。 合肥四區比比人口 蜀山區最多 廬陽區最密 合肥主城人口哪個區最多?哪個區增長最快?《2017年安徽省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公布了合肥四區的人口情況,其中,瑤海區97.9萬人,廬陽區67.1萬人,蜀山區125.2萬人,包河區95.2萬人。從數量上看,蜀山常住人口最多,瑤海和包河相當,廬陽最少。 不過,單依靠人口總數無法顯示區域人氣,畢竟各區面積不同。各區政府官網公布的面積數據顯示:瑤海區(加上新站)為269.13平方公里;廬陽區為139平方公里;蜀山區(加上高新、經開)為663平方公里;包河區(含濱湖,不含巢湖水域面積)為270平方公里。 據此可以推算出各區的人口密度:廬陽0.48、蜀山0.19、包河0.34、瑤海0.36。上述結果說明,合肥人相對更多地居住在廬陽區,其次為瑤海區和包河區,蜀山區最低。蜀山區面積大,人口密度最低,主要因為區域內工廠企業較多,還有較大面積的綠化區(如大蜀山等)。 再來從增長維度看看哪個區最有吸引力。和2015年相比,瑤海、廬陽、蜀山、包河常住人口分別增長0.7萬、0.9萬、1.4萬和2.3萬。可見,包河區人口增加最多,瑤海區增加最少。粗略來看,包河區對人口具有較大的吸引力與承載力。綜合合肥四大主城區人口數據來看,廬陽區常住人口密度最大,顯示老城區的傳統優勢,以及合肥人對居住地的選擇習慣。其他城區人口均有不同程度增長,但包河區魅力最大,一定程度上受濱湖新區發展的影響。(記者鄭茹 余紅霞) |
相關閱讀:
- [ 02-16]發改委下達8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
- [ 02-13]喜獲分紅
- [ 02-12][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蔡昉:轉向高質量發展“三談”
- [ 02-11]去年二孩出生占比超50% 應對四老二小將是很大難題
- [ 02-05]安徽:人口出生率達17年來最高 二孩出生數量首次超過一孩
- [ 02-01]權威發布:2017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289萬
- [ 02-01]2017年末農村貧困人口3046萬人 比上年末減少1289萬人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