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1848年2月24日,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在倫敦第一次出版。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從此共產主義運動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由此意味著馬克思主義誕生,更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端。《共產黨宣言》是社會主義思想之源。社會主義實踐在跌宕起伏中走過了170年的歷程。唯有與時俱進的理論,才能永葆生機。唯有引領時代的思想,方顯磅礴偉力。要不斷開辟《共產黨宣言》的新境界: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不斷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境界,不斷開辟管黨治黨新境界,不斷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21世紀馬克思主義 1848年2月24日,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在倫敦第一次出版。在這個2萬多字的文獻中,馬克思、恩格斯用詩一般的語言,以氣吞山河之勢,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從此共產主義運動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由此意味著馬克思主義誕生,更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端。 在人類浩瀚的思想寶庫中存儲著各種各樣的“宣言”,但很少有一部能像《共產黨宣言》那樣熠熠生輝、震撼全球。它就像一座思想的富礦,愈挖掘愈豐富。170年來宣言通過200多種文字、1100多個版本,傳遍全球,改變世界。 環視世界,縱觀歷史。170年來,出于各種目的和用意,或拘泥于個別論斷,或拘泥于個別結論,對宣言解讀、解析、解構的視角有成百上千種,有誤解,有曲解,甚至是極端化的肢解。即使在今天,各路人馬為千方百計借機搶奪話語權,各種聲音甚至雜音仍然環繞其間。 這并不奇怪。因為170年前,馬克思、恩格斯在寫作《共產黨宣言》的過程中,各種教條、教義類的觀念,神圣家族式的理念環繞在他們周邊,既有“半是挽歌,半是謗文,半是過去的回音,半是未來的恫嚇”的封建社會主義,也有懦弱悲嘆的小資產階級社會主義;既有給幾條干癟的“永恒真理”披上一件用思辨的蛛絲織成的外衣的“真正的”社會主義,也有陶醉于未來社會幻想的空想社會主義。“現在是共產黨人向全世界公開說明自己觀點、自己目的、自己的意圖并且拿黨自己的宣言來反駁共產主義幽靈神話的時候了。”正因為如此,馬克思、恩格斯不受各種思潮的影響,以革命大無畏的勇氣沖破了種種觀念的羈絆和桎梏,從而寫出了劃時代的巨著。 《共產黨宣言》是社會主義思想之源。社會主義實踐在跌宕起伏中走過了170年的歷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40年的偉大實踐,則是這段歷程中激蕩人心的雄渾樂章——它不僅讓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在中華大地展現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也讓這個五千年文明古國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的潮流,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央。正是中國把社會主義的發展與現代化實踐、民族振興緊密結合起來,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解答了在經濟文化落后國家如何鞏固、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問題。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展和興旺,讓人們看到了科學社會主義真理的力量。 今年正好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正值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又恰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只有置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功實踐,全方位提煉中國經驗,才能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由此重溫《共產黨宣言》才更具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光芒才更能穿越時空,更加熠熠生輝。 唯有與時俱進的理論,才能永葆生機。唯有引領時代的思想,方顯磅礴偉力。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再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設;從《共產黨宣言》到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再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真理之火,之所以能穿越170年的時空依然光芒四射,璀璨奪目,歷久彌新,永葆強大生命力,其根源就在于在繼承中發展,在實踐中創新,從而不斷開辟新的境界。 共產黨人的信仰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之上,但是馬克思主義并沒有結束真理,而是開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恩格斯早就說過:“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 今天,時代變化和我國發展的廣度和深度遠遠超出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當時的想象。正如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告誡的,“全黨同志一定要登高望遠、居安思危,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唯其如此,才能不斷開辟《共產黨宣言》的新境界。 一是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這一點在《共產黨宣言》的序言中得以鮮明展現。1872—1893年馬克思、恩格斯為《共產黨宣言》先后寫了7篇序言。這7篇序言展現給我們的是——隨著實踐的發展,他們對原來的觀點所作的重大修改和完善,這是一種與時俱進、勇于突破自我的開拓精神,即馬克思、恩格斯從不拘泥于已有的結論。在1872年的序言中他們講:“某些地方本來可以作一些修改”。還提出“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沒有特別的意義。如果是在今天,這一段在許多方面都會有不同的寫法了”。這就是一種敢于突破自我、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的境界精神,由此《共產黨宣言》的基本理論和精神力量才得以永存。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我們黨一直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總是站在歷史與時代前列,聚焦重大時代課題,先后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繼承和創新,具有時代特色和實踐特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新的巨大飛躍,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指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思想火炬,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具有開創性意義。可以說,這個思想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共產黨宣言》。 二是不斷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境界。因為受僵化和教條的影響,社會主義曾一度在低谷中徘徊,甚至有西方學者提出“歷史的終結”。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向何處去,這一歷史之問曾經困擾了國際社會將近30年。在歷史的關口,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革命,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由此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嶄新境界。從那時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奮斗,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推動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推動我國國際地位實現前所未有的提升,黨的面貌、國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軍隊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 中國40年的偉大成功實踐,震撼世界,引領全球,改變了中國。正是有了這些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充滿生機、充滿活力。中國用40年的改革實踐和創造性的成果,向全世界宣告: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對發展中國家而言仍然是充滿活力、充滿生命力和充滿吸引力的理論和發展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表明,中國共產黨又一次站在歷史的新起點,提出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課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了新的科學內涵,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特色、實踐特色、理論特色、民族特色,續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輝篇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因此,重溫《共產黨宣言》,今天更為迫切的是,如何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中的中國經驗補充到《共產黨宣言》,從而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讓馬克思主義經典在回應時代問題中再放光芒。 三是不斷開辟管黨治黨新境界。從嚴管黨治黨,一直是我們黨最為鮮明的品格。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勇于面對重大風險考驗和黨內存在的突出問題,以頑強意志品質正風肅紀、反腐懲惡,消除了黨和國家內部存在的嚴重隱患,黨內政治生活氣象更新,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顯著增強,黨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黨群關系明顯改善,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 中國的輝煌成就表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領導一切。只有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才會取得成功。因此,堅持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反觀西方之所以出現西方之亂,就是因為缺乏這種領導力量,從而社會信任度不斷下降,西方政黨沒有勇氣也無力形成改革共識、拿出改革方案,政黨較多,政出多門,利益多元和分化,在一些時代重大問題上難以達成共識,更得不到時代回應,為利益而反對,為反對而反對,不敢作為也無力作為,社會分歧甚至出現撕裂,由此陷入動蕩和發展低迷。 四是不斷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共產黨宣言》中說,“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最后,共產黨人到處都努力爭取全世界民主政黨之間的團結和協調”;“現在也如1300年那樣,新的歷史紀元正在到來。” 爭取全世界政黨的團結和協調,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既是中國共產黨從建黨那一刻起就擁有的崇高價值追求,又是中華民族從1840年起為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榮的夢想,還是中華民族作為世界民族大家庭一員對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的自覺擔當。在各個歷史時期,這一直都是中國共產黨思考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盡管每個時期的答案不盡相同,但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把自己對世界的責任與期許銘刻在國家政治中心的核心位置。 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更新了“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的認知。中國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也一步一步從理想走向現實,從希望到落地踐行。十九大報告指出,同呼吸、共命運,共商共建共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新征程新擔當,更顯示出共產黨人新使命。在世界再次面臨抉擇的關鍵當口,中國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答卷上,鄭重寫下了“全世界人民團結和協調”美好愿景的中國答案。現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一次次在世界舞臺上回響。人類命運共同體根植于馬克思的聯合體思想,卻又是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開辟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是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這是新時代《共產黨宣言》從理論到實踐的當代價值彰顯。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十九大是新時代的宣言,新征程的集結號。今天我們重溫《共產黨宣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進,就是要更好地扛起時代和人民賦予的重任,讓黨中央的聲音成為新時代最強音,讓馬克思主義在21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改革創新發展中放射出真理光芒,不斷結出實踐創新的累累碩果。 “與中國在一起,尼泊爾失去的只是鎖鏈。”尼泊爾媒體借用《共產黨宣言》中著名句式作標題的文章,真誠地道出了中國理念、中國方案和中國經驗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世界越來越“親近”中國、中國朋友圈越來越多的深層原因。 (周文 作者系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工程首席專家) |
相關閱讀:
- [ 02-24]隨筆:《共產黨宣言》依然煥發時代光芒
- [ 02-24]《共產黨宣言》誕生地尋蹤
- [ 02-24]真理之火從這里點燃——《共產黨宣言》誕生地尋蹤
- [ 02-23]從《共產黨宣言》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寫在《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之際
- [ 02-22]科學社會主義的綱領性文獻 —— 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