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年2月21日,馬克思恩格斯受共產主義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會委托起草的《共產黨宣言》(德文)在倫敦出版,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劃時代事件——它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從此有了自己的戰斗綱領。科學社會主義的真理,猶如一道天光,射向了尚未完全覺醒的苦難階級——無產階級。創造歷史的精神力量與物質力量相結合,便產生了各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領導核心——共產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一旦有了自己的戰斗綱領,各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一旦有了自己的領導核心,人類的正義事業便煥發出蓬勃生機,無產階級開始以嶄新的面貌登上歷史舞臺,不僅努力掌握自己的命運,而且勠力推動人類社會向更高形態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直至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共產黨宣言》一經發表,就受到了全世界無產階級的熱烈歡迎。在19世紀下半葉,它先后被翻譯成波蘭文、丹麥文、法文、瑞典文、英文、俄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等多種文字在歐美各國的無產階級中廣泛傳播,對于喚醒無產階級力量、將無產階級建設成為自覺自為的階級,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周期性爆發的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發展的必然;發生在20世紀上半葉的兩次世界大戰,更是帝國主義瘋狂擴張導致的國際政治秩序崩潰。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和帝國主義戰爭的殘酷現實,讓覺醒了的無產階級深刻認識到:必須將革命進行到底。正是在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指引下、在各國共產黨人的領導下,全世界無產階級合力推動社會主義運動蓬勃發展,到20世紀中葉,出現了世界范圍的社會主義運動高潮。 《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年來,人類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始終曲折中發展,從低潮到高潮,再從高潮到低潮……重心從英國、法國、德國、俄國,一步步東移至今天的中國。資本主義國家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蓬勃發展中,看到了自身的危機,并且不斷地進行自我調適,暫時延續了資本主義的生命力。誠如馬克思主義所認為的:一種舊的社會制度在其釋放完它的全部生命力之前不會輕易退出歷史舞臺,一種新的社會制度在歷史條件具備之前也不會自動登上歷史舞臺。但是,社會主義作為一種新生的、更加先進的社會形態將替代資本主義,是由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所決定的,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這種必然性不會因為某些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一時成敗而改變,社會主義運動在某些國家遭遇的曲折起伏只是必然規律運動中的偶然現象。 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則是伴隨著《共產黨宣言》中譯本的傳播而開始和發展的。自從20世紀初葉被譯成中文以來,《共產黨宣言》滋養了一代代共產黨人。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正是在以《共產黨宣言》為代表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指引下,樹立了共產主義信仰,成長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1939年底,毛澤東同志說道:“《共產黨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遇到問題,我就翻閱《共產黨宣言》”。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視察南方時講道:“我的入門老師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主義是打不倒的,馬克思主義的真理顛撲不破”。由此可見,《共產黨宣言》對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深遠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莊嚴宣告: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因此,值此《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之際,廣大中國共產黨人要在致敬經典、學習經典的過程中汲取信仰的力量,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不斷鍛造自己的政治靈魂;堅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原原本本學習和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努力把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學到手,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更好地擔負起新時代的歷史使命。(沈夏珠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 |
相關閱讀:
- [ 02-24]隨筆:《共產黨宣言》依然煥發時代光芒
- [ 02-24]《共產黨宣言》誕生地尋蹤
- [ 02-24]真理之火從這里點燃——《共產黨宣言》誕生地尋蹤
- [ 02-23]從《共產黨宣言》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寫在《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之際
- [ 02-22]科學社會主義的綱領性文獻 —— 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