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成網絡詐騙主要受害者 易掉入“網購刷單兼職”陷阱 □法制網記者 潘從武 □法制網通訊員 陳澤華 張磊 “網絡詐騙”上當者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法制日報》記者今天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了解到,“80后”“90后”漸成網絡詐騙受騙“主力”,“90后”最容易掉入網購、刷單、兼職等網絡陷阱。 烏魯木齊市民陳某報警稱,他收到一條10086發來的充值話費短信,點擊鏈接網址,頁面顯示出手機充值網站,他選擇充值200元并填寫了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信息。一分鐘后,他收到驗證碼,便在手機充值網站上輸入這個驗證碼,但網站顯示充值失敗。很快,他收到銀行的扣款通知,顯示其銀行卡被扣款3899元。 據烏市反詐騙中心統計,網絡類詐騙主要包括網絡購物、刷單、兼職、辦理各項業務、冒充老板詐騙財務人員等。按照年齡分類,網絡受騙上當者中“90后”高達49%(其中包括部分“00后”),“80后”“70后”“60后”分別占40%、8%、3%,“80后”“90后”約占受騙用戶的9成,而這個群體正是目前網購的主力軍。 烏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馬曉劍說,具有一定上網能力,上網時間較長又缺乏足夠社會經驗的年輕人,是網絡詐騙的主要對象和主要受害人群。社會經驗缺乏、賺錢愿望過于急切,是“90后”在網絡上被騙的主要原因。 據了解,烏市反詐騙中心自2017年1月成立以來,截至2018年1月10日,共止付凍結涉案資金2000余萬元,返還資金372萬元。 |
相關閱讀:
- [ 02-23]云南警方打擊電信網絡詐騙 2017年避免民眾損失5.74億
- [ 02-11]美司法部起訴網絡詐騙團伙 涉案金額逾5億美元
- [ 02-11]美司法部起訴網絡詐騙團伙 涉案金額逾5億美元
- [ 01-22]南平一舉摧毀8個網絡詐騙團伙 抓獲犯罪嫌疑人124名
- [ 01-22]廈門累計返還電信網絡詐騙資金1044萬元
- [ 01-13]104名電信網絡詐騙嫌犯被押回國 涉案3000余萬元
- [ 12-11]網絡藝術品投資聽起來很“雅”?大多還是騙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