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中學就開始接觸閱讀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后來從事國際關系研究,也一直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尤其是關于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著作為研究支撐。1978年,我第一次去中國,至今一直研究觀察中國。中國讓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觀察馬克思主義。我與馬克思主義結緣55年了,但依然能夠感受到馬克思主義的活力——隨著社會的變化衍生出相適應的實踐方式——中國是展現這一活力最好的觀察對象。 今年是《共產黨宣言》(下簡稱《宣言》)發表170周年,《宣言》至今仍然意義重大。馬克思在發表《宣言》后思想不斷成熟,而后開啟了《資本論》的寫作。《宣言》作為對世界的詮釋,其結論、觀點至今有效,被人們不斷證實,且一直為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提供幫助。 《宣言》第一次向人們明確展示了一種科學,一種可以正確闡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宣言》通過分析人類社會歷史,對社會階級的觀察,總結出人類發展的規律,并展望未來——剝削與被剝削的社會關系終將逐步發展為消除剝削、人人平等的社會關系,給出了共產主義社會的圖景。馬克思和恩格斯努力用科學的方法論證這一展望的合理性——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隨著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終將帶來社會生產關系的根本變革。這對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而言是革命性一步。 馬克思主義從19世紀40年代起隨著《宣言》而誕生,逐步形成理論體系。俄國1917年爆發十月革命;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發軔于五四運動,在1924年至1927年克服早期困難不斷成熟,直至1949年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全面開啟馬克思主義實踐,從各個方面展現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 相比之下,馬克思主義在德國長期停留在思想階段,直到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成立才進入實踐狀態,不過這一實踐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產物。二戰讓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遭受重創,人們亟待新的社會秩序重塑家園。中國、朝鮮、越南、蘇聯以及歐洲一些國家在戰后紛紛投入社會主義陣營。有人認為,東德的失敗意味著馬克思主義不夠成熟、無法繼續發展下去。我并不贊同。馬克思主義依舊在世界上繼續發揮著作用和影響。在中國,我看到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地位,看到馬克思主義在社會實踐中不斷發展,看到中國共產黨的不斷努力。 中國在發展實踐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也經歷了很多挑戰和挫折。在中國共產黨的許多文件資料中,記錄著他們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格外引起我的注意。中國共產黨沒有拘泥于理論,而是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過程中尋找理論支撐,以共產主義為最終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也是為數不多的、真正做到高速發展的國家。目前,中國還在數字化創新浪潮下繼續高速發展。這些都與馬克思主義緊密關聯。 馬克思主義能夠成功嗎?馬克思主義如何成功?對此,我一直持樂觀積極的態度。重點不是去摳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中的字句,而是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將馬克思的思想觀點融入其中。就像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習近平,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的索引中,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出現了25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出現了76次……(沃夫拉姆·阿多菲作者為德國政治學家,本報駐德國記者馮雪珺采訪整理) |
相關閱讀:
- [ 02-24]隨筆:《共產黨宣言》依然煥發時代光芒
- [ 02-24]真理之火從這里點燃——《共產黨宣言》誕生地尋蹤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