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呼和浩特2月26日電 (記者陳沸宇 丁志軍)“多虧前幾個月的改造,外面再冷,屋里也暖和得很?!蓖甓?,內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區建華街84歲的宮樹蓂老人家里都只有18攝氏度,今年經過供暖管道改造和陽臺封閉,室溫一直保持在25攝氏度左右。 不再受冷的,還有來自山西渾源的木工高萬春。過去只能站在橋頭攬活、風餐露宿,如今在玉泉區勞動服務市場溫暖的大廳里就能搜到各種用工信息,還能在餐廳用餐,“有了家的感覺。” 呼和浩特的城建欠賬不少,一些“疑難雜癥”一直困擾群眾生活:停水、停電、暖氣不熱、廁所難尋……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群眾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2017年初,呼和浩特市四大班子先后深入老舊小區、施工現場、街邊小店調研,通過座談、問卷、暗訪等多種形式,摸清問題所在及群眾需求。2017年1月底,市委二次全會決定,用3年時間,打好主城區改造提升這場硬仗,大力開展“便民、暢行、增綠、水清、文明”行動,治理25項群眾反映強烈的“疑難雜癥”。 治理“疑難雜癥”,先要補齊歷史舊賬。2017年,呼市投資7.8億元,重點解決158個老舊小區的吃水、用電、取暖等問題。入冬前工程收官,受益居民達37萬戶100萬人。不少老舊小區的道路、綠化、照明等配套設施都煥然一新,還實現專人管理。市里還成立物業管理局,隨時受理解決涉及群眾生活的問題。 治理“疑難雜癥”,關鍵是讓百姓過上新生活。2017年全市新建、改造、租賃公廁3085座,基本實現步行500米就有一個公廁;開通學生公交專線10條,打通微循環線路10條;全市3.5萬余家餐飲企業實現“明廚亮灶”;233.4萬余噸垃圾實現日產日清;完成視頻監控聯網,創造了累計308天無搶案的新紀錄,刑事案件發案率持續下降…… “治理‘疑難雜癥’提升了民生水平,從思想深處端正了廣大干部的執政理念,還倒逼出城市管理科學的體制和機制,把‘用繡花的功夫管理城市’的要求落在了實處?!焙艉秃铺厥形饕I導表示。 《 人民日報 》( 2018年02月27日 01 版) |
相關閱讀:
- [ 02-09]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原副市長趙錦受賄案一審開庭
- [ 02-09]內蒙古平穩推進民辦教育分類管理
- [ 02-08]中央環保督察:內蒙古等8省份完成316項整改任務
- [ 01-30]內蒙古選舉產生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習近平全票當選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