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和中國都是文明古國,兩國的文化交流古已有之。 比如,在秘魯發掘的印第安陶器,能看到其受到中國商代陶器的影響。秘魯北部沿海地區曾出現莫奇卡文化,莫奇卡人建造金字塔、神廟,用磚石建造溝渠,擅長灌溉技術、制陶技藝,當時的服飾和中國西南部的苗族服飾非常相似。類似的相似點還能在兩國對龍、獅子等形象的呈現中找到。可以這么說,在秘魯文化中能找到中國、亞洲文化的基因。 近代,兩國文化也有交流。100多年前,許多中國人來到拉美、來到秘魯。如今秘魯有幸成為拉美華人占比最多的國家,華人占秘魯總人口的10%。因此,在秘魯形成了一種獨特文化——華裔文化,這是兩國文明融合、交流的產物。 在秘魯,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寫著“CHIFA”的店面,意思是中餐館,這個名字來自粵語“食飯”。我們有句俗語,每個秘魯城市的中心廣場一定有四個建筑:警察局、市政府、教堂和中餐館。秘魯有著世界最好的美食,全球頂級米其林餐廳中有許多都在秘魯。為什么我們的餐飲業如此發達?因為我們吸取了很多中餐烹飪的經驗技巧。 還有音樂,如今有一些秘魯的音樂家嘗試用中國樂器去演奏秘魯的經典曲目,看起來這是一種創新,但其實秘魯有很多傳統樂器與中國傳統樂器相似,兩國音樂間的交流其實早有淵源。 因此,如今我們提到秘中加強合作,是根植于文化合作基礎之上的合作,兩國的交流不僅是外交、政治、經濟領域的交流,還有兩國人民心與心的交流。我們應重視民間合作和交流,豐富交流的形式,并努力創造新的合作機制。 “一帶一路”倡議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獲得了包括拉美在內的世界各國廣泛認同,成為最受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歷史上,拉美和加勒比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自然延伸,也是當前“一帶一路”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方。我們可以利用“一帶一路”推進兩國中小企業發展和經貿合作,這其中也離不開文化、教育等多種元素的交流。(胡安·卡洛斯·卡普納伊 作者為秘魯前駐華大使) |
相關閱讀:
- [ 02-17]外媒:基因變異抗鼠藥 “超級老鼠”將入侵英國?
- [ 02-07]巴西管理轉基因大豆“嚴”字當頭
- [ 01-26]轉基因食品商業化 美國政府的底氣何來
- [ 01-22]“基因剪刀”讓皮膚細胞“變身”干細胞
- [ 01-16]毒理學學會:沒有證據表明轉基因作物有害健康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