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滲透”,近來悄然成為西方媒體和政界的一個熱詞。 據德國《明鏡》周刊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2月21日在與來訪的馬其頓總理扎埃夫舉行的記者會上,警告中國通過經濟合作“滲透巴爾干”。22日上午,默克爾在聯邦議院再度就中國對歐洲的所謂“經濟挑戰”表示警惕。 不久之前的2017年12月,澳大利亞媒體掀起了“中國滲透”和“中國間諜”的炒作狂潮。澳總理特恩布爾則將矛頭直指中國,宣稱澳方嚴肅對待有關報道,需要給澳中關系劃出界線,澳將通過議會和法律來維護國家主權。 聯想起之前美國多次炒作“中國間諜”案,不難看出:西方國家利用自己的話語霸權,正在有計劃地掀起新一輪“中國威脅論”。原本再正常再簡單不過的中西經貿關系,被生生地扣上“滲透”“經濟威脅”等大帽子。 其實,要說“滲透”,西方可是擁有輝煌的“滲透史”——近代以來,西方不但四處殖民,還對幾乎所有的發展中國家,極盡所能地進行了文化、思想、政治、經濟等方方面面的滲透,并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顛覆行動和“顏色革命”。中國作為西方的重點滲透對象,一直受到特別關照。 然而,貴為滲透老手的西方,這次集體上演“賊喊捉賊”的大戲碼,動機不純,來者不善,值得警惕。說輕一點,是西方某些精英們因傳統優越感逐漸喪失而借中國發泄哀怨;說重一點,是西方某些精英們企圖以新的抹黑攻勢來遏制中國崛起。 在全球經濟深度融合、密不可分的今天,以“中國滲透”和國家安全為由阻止來自中國的投資,雖然會給中國造成一些損失,但對投資嚴重不足、經濟活力缺乏的西方來說,就不僅僅是經濟損失了,更嚴重的恐怕是就業崗位損失和投資信心損失。 中國在發展與他國經貿關系時,從不貪圖一己之私,而是始終踐行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理念,張開雙臂“歡迎搭中國經濟的快車”。連續多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 反觀西方,進入新世紀以來,政治混亂、增長乏力、信心跌落,西方民主制度遭遇空前危機。可悲的是,西方某些精英們沒有學會反省,不敢正視自身問題、革除歷史積弊,反而要拉中國為自己的無能背書。 正如柏林中國問題學者夫羅里揚一針見血指出的:默克爾的言論與近來德國及歐洲出現的所謂“中國滲透論”相呼應,本質上是面臨危機的歐洲無法適應崛起的中國。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抹黑中國,阻擋不了中國崛起的大勢,也治不了西方經濟社會的頑疾。與其不遺余力地抹黑中國、遏制中國,不如轉變不健康的失衡心態、拋棄損人不利己的做法,像個真正的紳士一樣,積極適應中國崛起,與中國攜手合作,共同做大世界經濟蛋糕,盡快擺脫發展窘境。 |
相關閱讀:
- [ 03-09]特朗普當選 美國男人“紳士風度”受損?
- [ 05-14]日本美少女藝術展紳士主題好誘人
- [ 07-03]英國調查“紳士”標準 需任勞任怨細心體貼
- [ 05-22]美國推“租用紳士”200美元/小時起價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