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2月26日電 記者手記:美國校園防槍擊 苦澀又無奈 新華社記者 徐劍梅 近日,一位美國媽媽在社交媒體上講述了她8歲女兒伊麗莎白的故事。 伊麗莎白有雙會發光的名牌運動鞋。一天放學后,伊麗莎白哭著回家,見到媽媽就央求給她買雙新鞋:“我再也不穿那雙會發光的鞋了。槍手發現我,會把我打死的!” 原來,伊麗莎白所在的學校進行了模擬槍手來襲的緊急疏散演練。老師告訴伊麗莎白,發光的鞋會暴露她躲藏的位置。 本月14日,美國佛羅里達州帕克蘭市一所高中發生惡性槍擊案,造成17人死亡、多人受傷。隨后,美國許多學校都在討論如何加強校園安全。伊麗莎白的學校也不例外。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校園槍擊案數量劇增。1990年迄今,全美發生在幼兒園和中小學的槍擊案逾70起,導致150多名中小學生和教師罹難。其中有些槍擊案震動全美,也有不少幾乎無聲無息地過去。 1999年造成13名師生死亡的科羅拉多州哥倫拜恩中學槍擊案后,美國各地普遍制定了“安全學校計劃”,每年組織學生進行應對槍手襲擊的模擬演練。如今的美國學生普遍從學前班開始就進行這樣的演練。 這些年,全美各地學校為防范槍擊,還想了不少辦法:設立防彈入口、聘請安保顧問、進行應急演練;有教師發明堵門裝置,以便在緊急情況下阻擋槍手進入教室;有學校安裝虹膜掃描儀,防止陌生人闖入…… 《今日美國報》援引的一項調查表明,2013年,逾三分之二受訪學生說學校安裝了安保攝像機和能反鎖的門,配備了校園警察和保安;半數學生說他們學校會定期檢查更衣室以防范藏匿槍支。 2015年,亞拉巴馬州一所初中給全體學生家長寫信,要求他們讓孩子次日上學時攜帶重約230克的食品罐頭,學校將訓練他們在遭遇槍擊時用罐頭自衛,朝槍手扔重物。校方說:“這可能聽上去很古怪……但這會讓襲擊者猝不及防,或許可以在警察趕到前打昏槍手。萬一槍手進入教室,這可以增強學生的安全感……我們希望食品罐頭永遠用不上或不需要用,但最好準備著。” 馬薩諸塞州一所中學的老師則提出各種“更有創意”的建議,除了準備罐頭,還可以使用教科書、計算器、椅子以及“其他教室重物”;英語老師建議給每個學生發一本精裝的《包法利夫人》;數學老師建議把教室門改造成“柜門”,并在門柜里裝滿東西,以便在槍擊事件中“擋槍”;化學老師則建議學生平時多留意周圍環境,應急疏散時選僻靜的路走。 帕克蘭高中槍擊案發生后,美國許多學校都在檢查學校安全設施是否到位。在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縣一所公立高中,學生和老師查找出很多安全漏洞,例如沒有防彈玻璃、疏散通道太少、圖書館只有一個門可出入…… 不少美國家長還提出,學校應對槍擊的模擬演練不能一年只搞一次,太少! 但美國東北大學犯罪學教授詹姆斯·福克斯說,這種應急演練本身就會給孩子帶來不可忽視的心理陰影。首先,很多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比如乘坐飛機時,就接受不了緊急疏散訓練,現在卻要求孩子們承受這種壓力;其次,采取多種安保措施重重包圍孩子,這等于在他們幼小心靈中撒播恐懼。況且,學校防范措施再多,仍架不住槍手有預謀。 “還要有多少學校和孩子遭槍擊?”帕克蘭槍擊案后,一名父親痛苦地質問美國總統特朗普。他女兒身中9槍去世。 特朗普當時提出一種解決辦法是“武裝教師”——由聯邦政府出錢訓練部分學校教師或員工攜槍上班。 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以更多的槍對付槍支暴力,讓老師兼職保安。 連日來,特朗普“武裝教師”的主張遭到教師工會、法律界以及來自民主、共和兩黨眾多議員的反對。 26日,特朗普再度為這一主張辯護,并承諾禁止把半自動步槍改裝成類似自動步槍的“撞火槍托”,加強購槍者精神健康背景審查,支持將購槍者的最低年齡從18歲提高到21歲。但他回避了限制突擊型槍支的問題。 特朗普提出的限槍舉措在多大程度上能被國會通過,尚是未知數。但即便這些限槍舉措都能成為法律,美國就能避免校園槍擊案重演嗎? 答案沒法樂觀。 美國3億多人口,人均持槍一支以上,“槍文化”的獨特國情,注定槍支暴力的陰影,會長久籠罩著美國人的生活。 |
相關閱讀:
- [ 02-24]蘇黎世市中心發生槍擊案致2人死 或系私人糾紛
- [ 02-23]美國東南路易斯安那大學發生槍擊案 至少兩人受傷
- [ 02-23]美國一保安挫敗校園槍擊案圖謀 涉事學生私藏武器
- [ 02-23]美加州一所校園發生槍擊恐嚇案 未造成人員傷亡
- [ 02-23]兩月內連發18起校園槍擊案 美控槍聲音日漸高漲
- [ 02-20]IS“認領”俄教堂槍擊事件 但沒提供任何證據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