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速遞)“長征八號”進入初樣研制 重型火箭取得階段成果 中新社北京3月2日電 (記者 張素)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院長李洪2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介紹,中國運載火箭“長征家族”有望在2020年、2030年各添一位“新丁”。 2020年,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將實現“首飛”。2030年,重型運載火箭有望實現“首飛”,大幅提升中國自主進入空間能力。 李洪說,“長征八號”將依托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可靠技術,開展一系列創新設計和研制,有望填補中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的空白,并兼顧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能力。 “‘長征八號’已進入研制階段,并對垂直起降關鍵技術進行了前期攻關,未來有望具備簡易塔架適應能力?!崩詈檎f,該型火箭具有發射成本適中、發射周期更短、適應多個航天發射場條件等特點,在中高軌商業發射市場具可觀前景。 另一方面,直徑近10米、全箭總長近百米、運載能力為現有中國火箭最大運載能力5倍的重型運載火箭呼之欲出。李洪說,中國重型運載火箭關鍵技術攻關及方案深化論證階段已正式立項,經過近幾年的攻關努力,相關研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他舉例說,大直徑鋁合金貯箱結構件的試制工作已完成,推力達480噸的液氧煤油發動機方面已成功完成了渦輪泵和燃氣發生器的試車工作。 未來兩三年,重型運載火箭研制團隊預計完成關鍵技術攻關,形成大推力液氧煤油發動機、大推力氫氧發動機、大直徑貯箱等一批標志性成果,為重型火箭立項研制奠定基礎。李洪指出,重型火箭的研制將帶動國內新材料、新工藝、新器件、新裝備等基礎工業跨越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該院公開發布的《2017—2045年航天運輸系統發展路線圖》明確提出:“2035年運載火箭實現完全重復使用,以智能化和先進動力為特點的未來一代運載火箭實現‘首飛’”。(完) |
相關閱讀:
- [ 02-08]獵鷹重型火箭中央助推器回收失敗 著陸摔成碎片
- [ 02-07]SpaceX成功發射獵鷹重型火箭 對美國安全部署意義重大
- [ 01-29]SpaceX獵鷹重型火箭將搭載特斯拉升空 曾多次推遲
- [ 03-29]俄有望2013年發射新型重型火箭“安加拉”
- [ 02-09]美國下一代重型火箭生產廠房遭龍卷風襲擊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