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8-03-04 10:27:57??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法國前總理拉法蘭:對我來說,這本書確實指明了創新、進步和現代化的方向。 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王義桅: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個鮮明的特征就是它的世界性。可以體現在這三個方面,源于世界、通過世界、為了世界。源于世界就是我們思維出發點是來自于對世界局勢的深刻觀察,來自世界各國對中國的期盼,來自于中國對世界的這樣一個擔當。通過世界,不是關起門來搞建設,關起門來搞改革,包括反腐、四個全面都是把中國納入到整個世界的這樣一個整體性來看待問題的,通過世界性的改革和世界反腐的合作來解決中國所面臨的這樣一些問題,所以這個方式一定是國際上認可的合作的方式。最后是為了世界,為了世界更加美好。 世界那么大,問題那么多,解決之道在哪里?很多時候都要看中國。2017年中國GDP總量超82萬億元人民幣,全年增速達6.9%,亮眼的成績單再次令世界驚嘆。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從五十四萬億元增長到八十二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百分之三十。與此同時,中國聲音、中國方案、中國智慧正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理解、支持和響應,正在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 2017年1月,群山環繞的瑞士小鎮達沃斯已被皚皚白雪覆蓋,79歲的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冒著嚴寒來到車站。他即將迎接的,是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上最引人矚目的貴賓——習近平。 2017年初的世界,正處于關鍵當口,開放與封閉、合作與對立、前進與倒退等各種力量交鋒,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全球化遭遇逆風。世界到底怎么了,我們該怎么辦?在疑慮與喧囂聲中,全球目光聚焦于中國。 習近平對施瓦布說,“您多次邀請我來達沃斯,我一直在考慮什么時間來最合適。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當前,關于世界經濟有各種議論,在這個時刻發出中國聲音更有意義。” 2017年1月17日,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 習近平:世界經濟的大海,你要還是不要都在那兒,是回避不了的。搞保護主義如同把自己關入黑屋子,看似躲過了風吹雨打,但也隔絕了陽光和空氣。 習近平鮮明地亮出中國主張,撥開了反全球化的迷霧,推動經濟全球化向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為處在十字路口的全球化進程指引方向,其影響力瞬間傳遍整個世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他的演講對各種文明智慧兼收并蓄。 瑞士聯邦主席 多麗絲洛伊特哈德:習近平主席的演講闡述了中國能為穩定世界經濟作出哪些貢獻。 塞爾維亞總統亞歷山大武契奇:這是在一天中發生的一場革命,那一刻,每個人都愛上了這位中國領導人。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季志業:習主席在達沃斯的這一場演講,被很多國外的專家、學者看作是中美角色的一個互換,就是中國承擔起了全球化進程引領者的作用。 英國《金融時報》這樣評述2017年初達沃斯小鎮迎來的中國時刻:“如果現在大家要想想,自己應該走哪條路,未來在哪里,那么就請看一看中國。” 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王義桅:世界好了,中國才能好,而中國好世界會更好。出發點就是從世界,最后再看到中國。以前我們講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現在中國和世界是高度相互依存,命運與共,所以天下不掃,一屋也掃不了。所以他經常把中國的問題和世界其他國家所面臨的問題放在一起來考慮。我覺得他真正把四個自信變成四個自覺,就是說自覺地通過世界來思考問題。 2013年秋,習近平出訪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二者共同構成了“一帶一路”倡議。截至目前,我國已與8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超過100份“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像我們的鄰國老撾,很多老撾人一輩子都沒有坐過火車。建設一條讓老撾走出“陸鎖國”的鐵路,搭上經濟騰飛的列車,是幾代老撾人的夢想。如今,通過“一帶一路”,中老鐵路已經開工。它全長414公里,將連接中國南部口岸和老撾首都萬象,穿越老撾多個省市,成為拉動老撾經濟發展的火車頭。老撾歌手還專門為“一帶一路”寫了首歌。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季志業:過去我作為一個研究者,總覺得中國只是自己在悶頭搞經濟建設,怎么和世界各國一起發展呢?習主席提出了“一帶一路”這個倡議,一下子得到了全世界共同的反響,非常好,這個倡議就是以基礎設施建設,全世界最稀缺的資源,或者說需求量最大的一個建設項目作為抓手,來推動“一帶一路”的建設,這個具體的倡議很快得到了大家的響應。 2017年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全球29個國家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以及1500多名各國嘉賓齊聚北京,參加這一盛會。 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王義桅:“一帶一路”這樣的倡議,不僅是為了解決中國本身的結構性的改革,也是為了實現世界經濟的再平衡。所以可以說真正把統籌國內外兩個大局,化為自覺的這樣一個思維方式。 對于我們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習近平也向我們描繪了美好前景,那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把它闡釋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中國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實際上是作為一個不斷崛起負責任大國向世界表述一種負責任的表達,就是中國我們要和世界共享發展的機會,而且共商、共建、共享未來建立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建立更加美好的世界就是要把中國的利益和國際社會的利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擴大它的利益匯合點,這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應運而生。 2017年11月,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世界上120多個國家近300個政黨和政治組織領導人共600多名中外代表參加對話會,這是首次中國共產黨與全球各類政黨領導人對話會,也是出席人數最多的一次多國政黨領導人對話會。中國的巨大成功使外國政黨都想全面解讀奇跡發生的原因,是什么成就了今天的中國? |
相關閱讀:
- [ 03-03]焦點訪談丨實踐是理論之源——領航(四)
- [ 02-24]【十九大·理論新視野】新使命:“四個偉大”領航中國發展
- [ 02-16]歌曲《領航新時代》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