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全國兩會首次設立的委員通道正式開啟,多位委員就食品安全、社區醫療等話題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在隨后進行的兩會部長通道上,教育、中醫等話題也被頻頻提及。民生,成了昨天熱度最高的兩會詞匯。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從米價菜價到藥價房價,從教育公平到社會保障……百姓生計的方方面面,刻錄著個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全面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大力發展教育衛生事業,不斷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讓人民群眾更多分享改革發展成果,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成績的取得固然可喜,但也需清醒認識到,民生領域仍然有很多短板亟待補齊。如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實現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主要民生指標……這些熱點話題自然成為代表委員、部長們的“必答題”。
“校外的托管班野蠻生長,如何整治?”記者的問題開門見山,充滿辣味。“三點半現象是‘成長的煩惱’,各地都開始探索、制定政策,教育部將密切關注,總結經驗加以推廣。”部長擺事實、講案例,回應頗具說服力。
“家庭醫生仍然面臨不少問題,比如全科醫生的缺失和能力不足等。”“中醫藥已在183個國家地區得到運用,但‘走出去’還有很長的路。”通道上,部長和委員也“自我揭短”,坦承我國醫藥衛生領域的發展現狀。
談及食品安全話題,農業主管部門的委員態度堅決:“必須始終繃緊安全這根弦,堅持零容忍,哪怕有1%的不合格就要付出100%的努力。”
兩場通道活動上的問答交流,透露出我國民生領域發展的實際情況,更傳遞了黨和政府的改革發展信心。不足幾十米的通道,延伸進百姓心里,讓百姓對黨和政府有了更多認同與期盼,對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有了更堅定的信念和決心。
全國兩會是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商國是的盛會,也是人民群眾了解國家政策、民生福祉的窗口,更是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的紐帶。今年兩會還將舉辦多場代表委員通道、部長通道活動,我們期待,有更多的代表委員和部長走上通道,回應民生關切,彰顯人民情懷。
新聞多一點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開啟,中外媒體廣泛關注。短短40余分鐘里,10余名委員亮相。這些委員來自科技、教育、醫療、農業、體育、文藝等不同界別,其中,新當選的全國政協委員占了8位,許多都是來自一線的委員。面對媒體提問,委員們從容作答,說期待、談責任,展現了自信開放風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航天員楊利偉:中國航天進入空間站時代
經過25年艱苦努力,我國突破并掌握了天地往返、航天員出艙、交會對接3大基本技術,具備了建造空間站的能力。今年載人航天科研任務很重,是非常關鍵的一年。我國空間站核心艙要由初樣研制階段轉入正樣階段,其他艙段進行初樣階段的研制和生產。
隨著空間站的建造,今年會選拔第三批航天員,這次的選拔和以往兩次有很多不同。第一,選拔的數量要增加;第二,選拔航天員的種類也發生變化,前兩次的航天員都以駕駛員為主體來選拔,隨著工程的需要,這次不單單要選拔駕駛員,還要選拔飛行工程師、載荷專家;第三,招收的范圍也發生了變化。以前航天員都來自于空軍的飛行員,這一次還要面向社會相關領域進行選拔,比如說相關的工業部門、科研院所以及相關的大學。此外,這次選拔不單選拔男性航天員,還要選拔女性航天員。
新的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真誠希望和邀請更多有志于航天、勇于拼搏的青年朋友加入到這支隊伍當中來,把我國建設為航天強國,無愧于新時代的召喚!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首席工程師趙紅衛:高鐵駛向系列化智能化綠色化
2017年,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制的“復興號”動車組正式上線,它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在世界處于先進水平,這個動車組在京滬線以時速350公里投入運營,為世界高速鐵路商業運營樹立了新標桿。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顧陽在“委員通道”向趙紅衛委員提問。 經濟日報記者 高興貴攝
中國高鐵將朝著系列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方向發展。目前,研發團隊正在時速350公里“復興號”的基礎上,研制時速250公里和160公里自主化的動車組系列平臺,將適應不同的地形環境、不同的地質條件、不同的速度等級的要求。
目前研制的“京張智能高鐵動車組”,將在節能環保的新技術、新材料等發面發力,把動車組打造成“智能京張”的精品工程,兼顧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要求。
在動車組上將實現自動駕駛功能,也就是說從列車啟動、加速到減速、停車,司機只要按一個按鈕就可以完成。另外,還會推出“智能出行”等一系列服務,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于多樣化的、高品質的出行需求。鐵路科技工作者將踐行新時代新使命,在交通強國、鐵路先行中作出新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確保產地環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近年來,我國主要農產品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6%以上,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平穩向好。然而,也要清醒地看到,農產品質量安全涉及面廣、鏈條長、環節多,農獸藥殘留超標、非法添加和土壤及產地環境污染等問題在部分地區、部分品種和時段上仍然比較突出,還不能很好地滿足人民吃得安全放心,尤其是吃得營養健康的需求。
農產品質量安全高于天,必須時刻緊繃安全這根弦,堅持“零容忍”,哪怕有百分之一的不合格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農業部將大力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從三方面入手著力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一是做好源頭保障,實現產地環境的清潔化;二是做好生產管控,實現生產過程的綠色化;三是做好全程監管,實現質量安全的可追溯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構建天地一體化量子保密通信網絡
信息安全每天都在遭受威脅。量子通信在原理上提供了一種不能破解、不能竊聽的信息安全傳輸方式,在國防、政務、金融等方面,甚至對每天的銀行轉款、個人隱私保護,都會起到比較好的作用。
希望通過5年到10年的努力,構建一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保護千家萬戶的信息安全。
我國在量子計算領域的研究非常有特色,在國際學術界牢牢占據一席之地。2017年,我國發布了首臺光量子計算的原型機。光量子計算機是強大的計算工具,可以在氣象預報、藥物設計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我們希望通過3年到5年的努力,實現50個比特的相干操縱,在某些特定問題的求解上,計算能力可以媲美目前最好的經典的超級計算機。
令我們振奮的是,黨中央高度重視,“十三五”規劃里專門提出,要在量子信息科技領域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同時組建新型國家實驗室。通過全國相關科技力量協同創新,我們非常有信心繼續領跑世界!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2022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運動委員會主席楊揚:我國爭取參加北京冬奧會所有項目
中國將爭取參加2022年北京冬奧會所有項目。
我國有些項目剛起步,任務艱巨,運動員們將爭取拿到所有項目的參賽資格。此外,在我國的優勢項目和一般優勢項目方面,冬奧健兒們也將努力爭取奪金。
大型賽事要堅持以運動員為中心。為此,北京成立了北京2022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運動委員會,從伙食、住宿、交通、賽事管理等方面為運動員爭取更多權益,盡可能保證每個運動員的家人都有賽事門票,能在賽場為自己的親友加油助威。
申辦(冬奧會)的時候,中國有一個目標——3億人上冰雪。通過大家共同參與,在后奧運時代,如果有那么多人參與,相信冬奧會場館以及相關專業人士會供不應求。
兩會首場“部長通道”上五位部門負責人回答提問
“小學生家長接送的‘三點半難題’怎么破?”“中醫藥走出去前景如何?”“對發生的文物安全問題,有何應對舉措?”……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幕會結束后,2018年全國兩會“部長通道”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正式開啟,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裘援平、司法部部長張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和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先后接受了記者提問。部長們解讀政策舉措、回應熱點難點,毫不回避尖銳話題。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把保障措施落實到教師心里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部長通道”率先亮相。在回答小學生“三點半放學”引發父母無法照看的問題時,陳寶生表示,很多地區已經開始探索并制定了政策,教育部將密切關注,總結經驗加以推廣。“我相信經過不懈努力,這一問題可以得到解決。一年來的實踐證明,對年輕父母來說,這是黨和人民給他們的大紅包,這個紅包將更加厚實。”
就如何提高教師待遇問題,陳寶生表示,要把提高教師待遇、完善教師待遇保障落實到教師的心里面去,“讓他們臉上充滿笑容。”陳寶生說,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首要任務是提高教師地位、榮譽感,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要完善教師待遇保障機制,健全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確保中小學教師的工資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收入,提高鄉村教師的待遇,落實貧困地區教師的補貼政策。”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裘援平:僑民為中外關系作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當天走上“部長通道”唯一的女部長,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裘援平在回答“祖籍國是否會繼續重視僑民”等問題時表示:“僑務部門將在更高更廣的平臺上維護他們的權益,請海內外僑胞放心,娘家人還是娘家人!”裘援平說,中國人移居海外的歷史久遠,無論走到哪里、無論走多遠,都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與人為善,以和為貴,為文化多元和中外關系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始終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的僑務政策是鼓勵華僑華人融入當地社會,遵守各國法律,尊重當地的習俗,與其他族群的朋友們和睦相處,中國從來沒有利用僑胞和僑務工作做過任何危害別國利益的事情。我們希望有關方面能夠客觀公正地看待華僑華人,尊重和維護他們的正當合法的權益,為他們在海外長期生存發展能夠營造更加公平友善的環境。”
司法部部長張軍:給百姓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務
如何讓人民群眾得到快速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司法部部長張軍對此表示,向群眾提供公共法律服務,是司法行政機關應該承擔的責任。“過去一年,我們以公共法律建設為總抓手,提供及時精準普惠的法律服務。”據張軍介紹,目前縣鄉村已經建起了法律服務中心,并已推出12348法律服務熱線,還有建設中的12348中國法網,“要建成中國的法律‘淘寶’”。張軍表示,在12348網站上,有上千名律師、公證人、法官、檢察官、專家學者,通過實際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給百姓更好的法律服務,讓大家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方面有更強的幸福感。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醫療服務的短板在基層
前段時間,“我國中成藥川貝枇杷膏在美國走紅”的一則消息在網上熱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藥走出去不應僅僅是這個糖漿,我們還有很多很好的產品應該走向國際。”王國強說,“我們高興地看到,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以來,很多相關國家都對中國的中醫藥表示出濃厚的興趣。我們已經與8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中醫藥合作協議,建立了17個中醫藥中心,中醫藥已在183個國家和地區得到運用。但中醫藥文化認同仍要有一個過程,準入也有一定障礙。真正讓中醫藥走向世界,我們首先要更好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做好藥物理論工作。”王國強認為,醫療服務的短板在基層,要做好基層醫療服務,包括建設國醫堂、中醫館,加強人才建設等,助力健康中國、鄉村振興。
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文物安全工作永遠是零起點
在回答文物安全問題時,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表示已摸清文物安全基本狀況,并進行了必要的整改。他重點強調文物安全責任要細化,“文物安全永遠是零起點,這個觀念和認識是第一位的。我們要緊扣文物安全的責任鏈條,既要明確地方政府的屬地職責,也要明確主管部門直接單位責任人的責任。責任不落地,沒有細化,就可能出現安全問題。”劉玉珠表示,“任何大話、空話,拍胸脯或者表面文章,不能成事,還會壞事,一定要有責任意識。誰管理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出了問題要追責,不能有絲毫含糊。一些地方,一個文物機構掛了好幾塊牌子,一個人身兼數職,這樣認知能力、精力體力有限,長期下去都會出問題。希望各地在機構改革中充分注意文物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