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玲代表提出,科學防控金融風險要把握好回歸本源、優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向四個原則。
? 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金融學院常務副院長范小云: 強化信貸政策導向 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金融學院常務副院長范小云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依據現行法律,貨幣政策并沒有明確的防范金融風險的職能,具體操作上常以熨平經濟周期波動為重要目標。因此,貨幣政策的周期性變化與系統性風險防范就可能存在不一致性。如果在偏緊的貨幣政策周期里發生了金融系統性風險,面對流動性喪失和市場信用的枯竭,央行則需權衡。由于系統性風險短期危害更大,基于社會綜合利益的考慮,貨幣政策應該按照系統性風險的防范和救助優先原則,針對金融體系修復、信用體系恢復和流動性恢復開展工作,這與促進經濟增長、維護幣值穩定的法定目標具有內在邏輯一致性。總之,在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過程中,貨幣政策應該相機抉擇。 范小云委員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貨幣政策需要更好平衡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去杠桿和防風險之間的關系。圍繞實體經濟全面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和水平,繼續優化流動性的投向和結構,強化信貸政策的導向作用,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在服務實體經濟、支持創業創新和新動能培育上發揮更大作用,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促進融資便利化,降低實體經濟成本。(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周 琳)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