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到10年,對社會改變最大的將是人工智能(AI)。人工智能將深刻改變社會,代替很多崗位,也會創造出很多新的崗位。哪個國家掌握了人工智能的話語權,就掌握了全球的話語權。”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說。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浙江、安徽、遼寧等地調研了解到,企業普遍反映缺乏人工智能人才,認為隨著AI在各個行業的應用不斷深入,人才需求會越來越強烈。當前,對于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院校、企業在人才培養定位、模式、校企結合等方面仍存在困惑。 行業火爆人才稀缺 人工智能行業到底如何火爆?“到處都喊著要人才。”東北大學機器人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云洲這樣形容。 過去幾年,科大訊飛遼寧分公司每年從高校招畢業生,人數都在1000人以上,2018年預計將達到2000人以上。“隨著AI在各個行業的應用深入,人才的需求會越來越強烈,對高精端人才的需求會更加旺盛。”科大訊飛遼寧分公司總經理江厚軍說。 在人工智能企業較為密集的杭州,創始人們同樣為“招人”而頭疼。 “人工智能行業發展迅猛,市場需求足夠大,但真正的人才稀缺。優秀的工程師,市面上很難招到。”杭州大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陳明權說,目前該公司員工約40人,校園招聘和獵頭招聘各占一半,2018年希望再招50到100人,不過在985、211或者行業內名校都“招不滿”。 “一些好的大學里會有類似計算視覺方向的實驗室,但離直接工作要求的能力還有一定距離。”陳明權說。 安徽咪鼠科技公司負責人馮海洪也有類似的感覺:“人才市場上幾乎沒有人工智能人才,有也搶不到,我們只能招計算機專業畢業生自己培養。培養周期是半年到一年,才能夠進入這個行業。”該公司以智能語音鼠標為應用方向,30多名員工中約有20人從事人工智能開發。 人工智能人才招聘難、培養難,留住自然也難。馮海洪說:“要給足夠的學習機會和快速成長機會。我們有股票期權,工資方面至少符合市場水平,有時候還要超過他們的預期。”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在一些相關企業了解,一般一兩年工作經驗的員工月薪約8000元,能夠獨立操作的員工月薪可過萬元,且上漲速度很快。 |
相關閱讀:
- [ 02-24]美報告: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吸金額”超過美國
- [ 02-24]張藝謀:人工智能將參與平昌冬奧閉幕式“北京八分鐘”
- [ 02-22]科學家預測: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會有哪些新趨勢
- [ 02-09]對人工智能挑戰,中國人最為樂觀
- [ 02-07]閩將試點建設無人駕駛公交線路 并逐步推廣應用
- [ 02-01]偽概念催生人工智能行業泡沫 2018年或迎大洗牌
- [ 01-31]直播答題遭人工智能“搶錢” 平臺變換題型應戰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